五味子酒具有安神、抗疲劳的功效,所以是最受欢迎的保健酒。不过市面上很少有卖的。今天杨老师就给大家分享一种五味子酒的制作方法。
五味子属于藤本植物,开白色花朵,果实成熟时呈红色,果实如红珊瑚,特别美丽。五味子有五种口味:皮咸、甜、涩、籽苦。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吃五味子感受到的味道也不同。
酿酒最好用干的五味子五味子酒,有野生的,也有栽培的,野生的最适合酿酒。
五味子能润肺化痰、止咳,对慢性气管炎、肾炎、口干等有一定疗效,尤其对老年人长期干咳有较好的疗效,对体质虚弱的老人、小孩三伏天干咳也有较好的疗效。
夏日炎炎,饮用时加点冰块,口感更清爽。
五味子酒的制备方法
1、由于五味子果实含糖量低,含酸量高,因此采用混合发酵法,加入白糖溶液稀释酸性。
2、将流出汁调至13°(体积%)左右,冷冻、过滤。具体操作:果实破碎后,将流出汁(6小时内)贮存于清水池中,用脱臭酒精调至13°(体积%)进行后发酵,再冷冻、过滤。一般流出汁占发酵酒总量的11%左右。
3、前期发酵温度控制在20℃左右,发酵时间一般在4天以内,每天倒汁一次。这种发酵时间短、温度低的发酵方式,不仅可以使原酒果香浓郁,还可以减少原酒中甲醇含量过高的来源。
4、一次预发酵汁品质要求:酒精度3.5°(体积%)以上,总酸含量1.1-1.9,挥发酸含量0.05以下。二次预发酵汁品质要求:酒精度仍在3.5°(体积%)以上,总酸含量1.1-1.6,挥发酸含量0.05以下。
5、在主发酵汁和次发酵汁中加入白糖溶液,开始发酵,温度控制在18-22℃,慢慢发酵,约25天。
6、发酵后汁品质要求:呈宝石红色,具有新鲜果香,酒精度11-18°(体积%),总酸度0.9-1.8%,挥发性酸度0.08以下,单宁0.07%以下,残糖0.5以下。
7、发酵后的原酒必须存放在专用的酒桶中,要求在冷冻前进行一次分离,冷冻温度控制在原酒冰点以上1℃,冷冻半个月。然后低温过滤。储藏温度控制在10℃左右。
8、二次发酵结束后,立即分离,分离出来的果渣加糖发酵一半,3~4天发酵完毕,此汁称为三次汁,果渣汁称为三次榨汁。然后,将两次汁混合,加糖继续发酵,当酒精度达到7~8度时,存放约1周,蒸馏而成,即为五味子果酒,密封陈酿半年以上即可使用。
9、五味子酒勾兑前,先将发酵好的基酒与自由流动的果汁按9:1的比例混合,基酒陈酿时间应在1年以内,并进行稳定性观察试验后,方可勾兑成成品酒。
五味子酒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子能保护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味子是日本和中国药典中常见的专著主题。早在2000多年前,皇家贵族和著名的中医大师就广泛使用这种传统的保健品。
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植物固醇和具有强效补益作用的木脂素(如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素),也是少数能补精、补气、补神之药材之一,能补气健肝,提高细胞废物清除效率,供给更多氧气,创造和利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和性耐力。古代俄罗斯猎人出外狩猎前,会服用五味子强身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