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与奶渣混合在一起,就成了色香味俱全的天然藏族小吃。 新鲜的食材,简单的视觉,吊起胃口,让人想吃得开心。
米色青稞糕和白色青稞糕暗示着咸甜的味道。 藏族人用纯天然的青稞面条,加上简单的调料,然后用蒸笼蒸熟。 不远处就能闻到炭火冒出的白烟味。 青稞的清香。
牦牛奶经过藏族传统手工艺加工后,稍微加热后,就能闻到纯正、自然的奶香。
云岭深处的藏民将老核桃树上的核桃磨碎、晒干,榨出少量的油,这就是珍贵稀缺的核桃油。 由于交通不便,这些珍贵的食用油在偏远的藏族村庄被用作日常食用油,用来做饭、油炸,颇为“奢侈”。
将牦牛骨撒上盐青稞饼,稍稍揉搓,挂在房梁上,就是最自然的腊肉干了。
藏腊肉是将藏猪肉或土猪腊肉放入大米中,用蒸笼蒸熟,然后切片食用。 它的配料很少,但却色香味俱全。
盐水或白醋泡过的韭菜根是搭配面条、粥的最佳配菜。
磨碎的人参经过高温炒制后,只剩下一丝酥脆和清香。 配上青稞酒和酒,一口吃下去。
真正的炸饵丝。 米饭经过清油高温油炸后,散发出柔软、微香、松脆的口感。
喝酒说话时的一个诱饵。
图为炸饵丝。
我们开玩笑说,这是藏族的“切糕”,酸甜可口,可能有人很喜欢。
大理喜洲粑粑。 路边好心的老太太以五元一个的价格卖给游客,以三元一个的价格卖给当地的熟客。
在滇西北,少数民族餐食总是少不了酒和酒的。 热情好客的藏民会给远方的客人提供青稞酒、玛卡酒和葡萄酒,让他们尽情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