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韩国大白菜售价高达19元一头,即使韩国家庭主妇几乎不愿意买大白菜做泡菜,但以每斤30美分的价格向韩国出口大白菜仍然不容易。 丰厚的利润让人心潮澎湃。 很痒,但是有点干,有点着急,没法使劲。 为什么?
农民说:大白菜这么贵,我也想出口啊!
“极好的!” 这是农民刘同轩最近常说的一句话。
河南省濮阳市开发区新溪乡东别寨村白菜种植大户刘同轩今年种植白菜20余亩,总产量近20万公斤。 虽然货已经收到一个多月了,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未售出。 自从前几天他在新闻上看到大白菜可以卖到19元一个的时候,这个数字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刘同轩:“我在新闻上看到韩国大旱,白菜卖到19块钱一头,真是天价。这里3毛钱一斤,最贵的才80块。”太不可思议了。”
韩国农产品到底有多贵? 居住在首尔的韩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记者南黎明有亲身经历:
“每个韩国家庭主妇去超市买菜都会变得胆怯。比如我前两天去超市买洋葱,一袋大概有5、6个洋葱,价格居然是4000韩元韩国白菜,这20年以来,白菜的价格好像比平时高了三分之一左右。”
韩国今年遭遇严重干旱,导致包括白菜在内的多种农产品减产,导致价格上涨。 与我国很多地方相比,由于销路不畅,大量蔬菜烂在地里。 很多菜农都萌生了将蔬菜卖到韩国的想法。 与刘同轩同村的菜农张俊忠说:
“现在老百姓看到外面的菜市场有多大,我们也想看看能不能出口。这两天,我们联系了这里的合作社,联系这里的商务部门,看看需要什么手续。”出口价差太大了。” 该公司表示:如果卖大白菜,价格可能不会高!
但与农民的跃跃欲试相比,此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却表现得相当从容。 山东烟台泰康食品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产品出口。 董事长王邦飞告诉记者,尽管韩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强劲,但并不意味着大白菜能达到19元一个头。
王邦飞:“在中国,就像在中国一样,我不只是一个工厂,还有其他工厂。在海外,不只是买家看货。根据价格,比如我可以卖一吨。” 1000美元的货,但其他公司可能卖900美元,如果价格相同,质量相同,那么这种生意主要是看价格。价格便宜,质量也差不多,他就会买。”
的确。 韩国农林部下属政府机构韩国农水食品流通公社青岛代表处工作人员介绍,从韩国进口农产品通常属于国际行为,进口国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
青岛代表处工作人员:“我们采购的时候是招标,然后供应商自己投标。招商的时候,采购量是公开的,然后价格是不公开的。这是为了国际目的,不是为了国际目的。”就针对中国。这个公告会发布在韩国的官方网站上,这些中国供应商自己会看。“为什么韩国人赚钱这么难?
也就是说,看到韩国市场的“肥肉”,全世界的菜农和经销商都可以参与竞争。 那么韩国大白菜为什么这么贵呢?
记者了解到,对于韩国来说,菜价高的问题由来已久。 一方面,由于韩国国土面积相对较小,农业仍然持续小规模、家庭化。 尽管政府对当地农业采取了全球最高补贴,但韩国农产品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一旦发生气象灾害,物价暴涨就成为“家常便饭”。
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本国农业,韩国也不会轻易打开进口大门。 征收高关税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就在两天前(12月9日),中韩双方共同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韩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并将在下个月内两次减税。 但在农渔业领域,大米、辣椒、大蒜、鱿鱼、带鱼等20种农产品并未上市,仍需缴纳高额税收。
除了贸易壁垒之外,本轮大白菜价格上涨也与这个特殊品种有关。 韩国农林部下属政府机构韩国农水产食品贸易公司青岛代表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青岛代表处工作人员:“我们所有的农产品都是在韩国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才采购的,不是你说的白菜,现在都是进口洋葱、大蒜,白菜什么时候上市?”上市时间比较短,三个月就可以上市。大蒜和洋葱一年只生产一次,所以如果价格上涨,出现短缺,就必须进口来压低价格。 “钱进别人口袋有点难
如果韩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们还不能出口大宗农产品,那么立足亚洲,放眼世界,我们能不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能不能把滞销的货物变成外汇呢?
中国便宜的农产品能卖到更需要的地方吗? 泰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邦飞认为,很难,而且会越来越难。
王邦飞:“韩国土地很少,农副产品大部分由中国供应,所以产品市场取决于中国。但如果他们的要求较低,他们可能会去越南或印度采购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价格较低,而我们的加工制造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所以我们的竞争力不太好。”
制约农产品出口的不仅是价格,还有质量。 大家一定还记得,今年2月,山东大蒜2200吨出口韩国。 韩国农业管理局以质量检验不合格为由要求将货物退回中国,给蒜农造成了千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这一事件严重刺激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 湖北长友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友:
“质量标准不遵循,特别是农残检测、重金属含量必须达到国家出口标准。如果产品经不起检验,质量无法保证,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客户无法认可我们的商品。不能要么出去。”
此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业界讨论和反思。 泰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邦飞认为,我国农产品迫切需要跟上国际检验检疫标准,让农产品出口更有保障。
“比如我出口产品,我到中国的产品已经有检验检疫了,进口到其他地方也需要检验。如果你在中国检验合格,但在国外检验不合格,你仍然可以过不了海关,就得退货,所以中国不能完全按照中国的标准来检验,如果要进口,就必须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来检验。”
“硬件”已经到位,“软件”也不能忽视。 以韩国为例。 长期以来,韩国一直在教育国民“身体与土壤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要想健康就必须吃自己土地上生产的食物,所以韩国人对于韩国产品的态度比较固执。说到食物。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记者南黎明认为,只有保证高质量,才能成为连接两国市场的铁丝桥梁。
“随着中韩自贸区协定的生效,看来中国农产品要想打开韩国市场,就必须在质量上多下功夫,不然的话,估计也不容易改变。”韩国人民的想法。”
专家:与其争着降价,不如提高品质
我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2014年,我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额达48.6亿美元,预计今年将突破50亿美元。
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比较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弱化。 正如该公司在报告中所言,中国目前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必然使出口价格高于越南、印度等国家。 未来我国会不会因此而失去很多出口机会呢?
对此,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永刚认为,基于中国当前国情,与其争先恐后地降价,不如着力提升产品品质,以优质农产品赢得全球订单。
我们的白菜卖不出去,邻国的白菜价格又高。 一颗白菜的两次价格差距巨大,这也是农产品外贸的巨大机遇。 不幸的是,我们仍然有很多限制,无法立即抓住这个机会。 农民兄弟为此担心,外贸经销商也担心。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当然会出现很多技术问题,包括关税、外贸制度等,但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我们在新的背景下思考农业生产的老问题。 这个老问题是:如何认识我们的优势,如何形成我们的优势。
道理大家都懂,无非就是品质和技术。 用高科技武装农民生产高品质产品。 事实上,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还存在很多具体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例如,一线农民培训体系尚不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直达田间路径不畅通,农业生产者年龄结构仍不完善等。太老了等等
初冬的大白菜给我们上了一课。 我们的农业发展需要转变思路。 基于多年来对产量的追求,我们必须注重技术、质量、农民培训。 我国农产品必须用优质农产品获得农产品外贸新优势。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独立、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