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辣汤什么都有

冬天的早晨,河南人仍然习惯喝一碗辣汤。 对于逍遥镇来说,2021年一定会是载入地方史册的一年:6月,逍遥镇麻辣汤制作技艺入围小吃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公布。 项目; 11月,逍遥镇胡辣汤“商标维权”事件成为热搜话题。

前者是饮食文化的弘扬,后者是商标权的普及。 就连河南人也忍不住问:“逍遥镇麻辣汤协会,你们在做什么?” 我们从西华县驱车30公里到达逍遥镇。 全镇每年仅依靠“逍遥镇麻辣烫”带动的相关产业创收。 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

2017年10月29日,河南省西华县。 第三届逍遥镇麻辣汤大赛在当地举行,选手们现场制作麻辣汤。 /视觉中国

或许,逍遥镇人自古就充满信心:明清时期,这里成为连接沙河、颍河的重要商港,商业往来十分热闹。 清代地方知县王振寰赞叹“天时地利人和,遂人所愿,任职四年,其乐融融”“无忧无虑”。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下游周口水闸的修筑,陆路交通的迅猛发展,逍遥镇繁荣的码头逐渐消失……那些敢于冒险、敢于拼搏的逍遥男人们,知道自己能赚钱。走出这里。 只有老人和孩子才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他们带着逍遥镇麻辣汤的秘方,一个煤球炉,一个铜锅和木勺胡辣汤,还有一些碗和筷子,走遍全国。 他们开了一家早餐店并在那里工作了几十年。 如今,逍遥镇的麻辣汤这一美食招牌,绝对离不开在全国各地走出去开麻辣汤店的经营者。

“你在干什么?”

去年10月中旬,逍遥镇胡辣汤协会作为原告,将安阳、濮阳、焦作等地数家“逍遥镇胡辣汤”店以侵犯其商标使用权为由诉至法院,并威胁付清。 “加入”或赔钱。 公众很好奇,逍遥镇胡辣汤协会到底在做什么? 各地“逍遥镇胡辣汤”店老板被起诉后,有人连夜花140元换招牌,根本不顾听起来是否流畅好听,直接改成了“逍遥镇胡辣汤”。 ”。 有的店主干脆将“逍遥镇”的牌子撕掉。 “三个字,一个新名字。

一碗热辣辣的汤。 /土虫创意

店主们摸不清商标使用权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为什么逍遥镇胡辣汤协会突然出现,可以随心所欲地提起诉讼。 此事件发生后,网络上掀起了关于商标使用权的讨论。 不久后,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中心紧急叫停商标维权事宜,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暂停工作,称胡辣汤不仅属于逍遥镇,也属于人民群众。全国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回应称,“逍遥镇”是普通商标,其注册人不能据此收取所谓“会费”。 如果逍遥镇麻辣汤协会在起诉店主之前,先向沙县小吃协会了解情况,这场舆论风波是否就可以避免呢? 1997年,沙县小吃协会成立。 8年后,“沙县小吃”被沙县政府控股的一家国有企业成功注册为集体商标。

你可以尝试用油条来做。 /土虫创意

为了让沙县小吃走出去,沙县政府对每家店给予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费用补贴。 关于商标的使用,只要符合沙县小吃规范,其他人就可以使用。 沙县小吃有统一的商标使用规范和统一的监管渠道,并接受实时动态监管。 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说白了,行业协会是为小商户服务的,而不是坐享其成。 从“青花椒”到“麻辣汤”再到“肉夹馍”,商标维权事件屡屡引发公众质疑,而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商家。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曾表示:“知识产权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工具,它有两个方面。这个制度用得好,会鼓励市场竞争,鼓励创新,但如果知识产权被滥用,也会阻碍竞争,阻碍创新。”

酸辣可口。 /土虫创意

今年4月21日,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第三庭副庭长李健表示,人民法院保护他人合法使用“通用名称”的权利。依法注册商标所含的商品、原材料名称等。 ; 注重公平合理确定权利边界,将继续坚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坚决遏制权利滥用的原则。

此外,我国还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效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表示将加强规范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知识产权行为。 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推动知识产权诉讼诚信体系建设。 小商户如果更换“逍遥镇”的牌子,不仅会影响小店的生意,还会影响“逍遥镇”这块历史悠久的招牌。

“便利!”

在逍遥镇,辣汤不仅仅是早餐,更是大多数人的生存载体。 逍遥镇的主街上,高群生、老杨家、老童麻辣汤店是当地的三大代表。 此外,沿路还有不少出售调料、锅具、培训的商店和机构,这也催生了许多牛羊养殖户、优质小麦和大葱种植户以及粉丝加工商。

据悉,仅逍遥镇就有胡辣汤经营户4200户,从业人员2.6万人,网点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 《舌尖上的中国》总策划周原表示,胡辣汤是一个超越河南的故事。 胡辣汤不仅是一道美味,也可能是全家人或整个小镇的生计。

爱吃辣汤的不只河南人。 /土虫创意

在拍摄纪录片时,他们找到了杭州的出租车司机张新峰,他每天晚上接完出租车后都喜欢去逍遥堂府喝一碗胡辣汤。 对于在外的河南人来说,一碗胡辣汤就是家的味道。 《早餐在中国》总导演王胜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南人看到爸爸茶就能追根溯源,顺德人看到生粥,兰州人看到牛肉面,汉中人看到锅贴。

这种强烈的地域属性与人类自由一样重要。 离家多年的慧馨每次回家总是点辣汤、炸包子、馒头。 当他们品尝食物的那一刻,她感觉自己真的回到了家。 她说,去外地旅游后,她才知道,辣椒味的食物真是河南人的“土特产”。

麻辣汤和炸包子是绝配。 /土虫创意

土生土长的河南人都喜欢浓浓的麻辣汤。 汤里的面筋、黄花菜、海带丝、花生,都很鲜美。 尤其是冬天,喝一口,全身都暖和起来。 在河南,不同城镇的一碗麻辣汤的做法有所不同。 一般分为原料加工、洗面筋、熬汤三个工序。 以逍遥镇为例,选择整块羊骨,开始烹饪。 经过5个小时的熬制,加入了20多种调味料和名贵中药材。

手工面筋也是胡辣汤的“灵魂伴侣”。 混合好的面团不断清洗,将面粉中的面筋分子挤出; 揉好的面筋过滤,洗好的面筋水可以打成芡汁,倒入汤中。 ;最后加入牛肉、羊肉、黄花菜、粉丝等材料熬汤。

“灵魂”麸质。 /土虫创意

胡辣汤的起源无从考证。 逍遥镇有两个传说。 一是明代嘉靖阁老人严嵩从高僧那里得到延年益寿的调料,辅以肉汤进献给皇帝; 另一种说法是宋徽宗所​​为。 旁边的一个小太监从少林寺和武当山得到了两份醒酒汤和药膳茶的好方子。 辅以流行的肉粥,制成“延年益寿汤”进献给宋徽宗。

关于胡椒,有一个传说,一位北方客人不小心将随身携带的胡椒粉碰进了汤锅里,一不小心就做出了更加香辣可口的“胡辣汤”。 在河南,胡辣汤的款式相当多,流派也很多。 逍遥镇胡辣汤、北五渡胡辣汤、郑州方中山胡辣汤、驻马店鸡胡辣汤、开封苏胡辣汤、濮阳白胡辣汤、寻木口胡辣汤……关于江湖的地位只能靠排名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毕竟,每个势力都有大量的食客追随。

说到哪家饭馆的饭菜最好吃,河南人肯定会说:自家门前的小摊。 同样的食物,即使相隔一河、一村、一山,也会演变成不同的面貌和味道。 麻辣汤如此,还有牛肉面、肉包子、冷面、小面等。 如果仅仅将食物的地域名称和地方特色列为标准化对象,这将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巨大损失。

2022 年 1 月 20 日,西安。 人们蹲在路边喝着辣汤。 /视觉中国

“乖一点!”

河南的胡辣汤店一直是美食博主的目的地之一。 各种角落里的小店,环境一般,味道鲜美。 大多数回头客都是邻居。 近年来,随着美食纪录片、网红探店、电视美食节目的推动,河南不少麻辣汤店成为网红打卡点。

有博主表示,这种小店是一种更加市场化的生活方式,在大城市是找不到的; 有的博主早上6点就起床,只为了喝一碗辣汤,因为卖完了老板就关店了; 当然,有些人确实受不了辣汤的辣味,也因为辣椒太辣而吃不惯。

只要有河南人,就一定能找到麻辣汤馆。 美食博主们纷纷潜入郑州、开封、太原、天津、广州、北京等地的各家麻辣汤馆观察环境、尝试味道。 ,推荐评级。 他们万万没想到,河南一亿人,竟然被三位外国博主“种草”,推广胡辣汤火锅。

自制“麻辣香锅”。 /抖音

国外抖音博主“三下巴”创造了自己的“胡辣汤火锅”。 当他大喊“乖一点!” 操着河南口音的河南人不禁对这样的吃法感到惊叹。 与此同时,一波河南人饮食文化输出的“麻辣香锅”直接登上抖音热门话题榜,浏览量达2​​885.9万。

从去年底到今年年初,河南人开始尝试“万物皆可辣汤”。 麻辣牛肚、麻辣鳗鱼、麻辣鳗鱼火锅、麻辣汤泡面、麻辣鸡腿、麻辣鱼……说到中餐的宣传,中国网友不得不相信,它的样子这道“黑暗”美食被拍出独特的河南风味。

近年来,我们能感受到河南的文化输出十分突出,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再到百里弘一尝到的网剧《洛阳风起》中的场景胡辣汤,让网友纷纷表示想去洛阳喝辣汤。 肯德基还特别推出了河南特有的麻辣汤和饺子味馅饼,又一尝试“入乡随俗”。

百里弘毅品尝胡辣汤。 /《洛阳风起》

也有企业直接推出麻辣汤味月饼、汤圆、棒棒糖、饮料、香肠等一系列餐饮产品,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让胡辣汤“出圈”,河南人其实是很用心的。

文丨徐千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