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粉圆 山粉圆 这场慈善晚宴为何举办14年?他们想让松门留守老人感受到“家有儿女”的幸福

潮新闻客户端实习记者 张文丽

慈善晚宴上,何荣福(穿红马甲者)与老人们亲切交谈。

“张爷爷,李婶,晚上我们一起去大院吃爱宴吧!”

这天傍晚,随着热情的呐喊声,温岭市松门镇松建村开始热闹起来,洗菜、切菜、下锅、炒菜……身穿红背心的志愿者们按照分工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一道道新鲜可口的菜肴陆续出锅。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老年公寓爱心宴正式拉开帷幕。

温岭的海岛、渔村里,多的是孤寡老人。听着海浪声入睡、醒来,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但每隔一个月,村里总会有一片鲜艳的红色,给老人带来欢声笑语。这片红色,就是温岭市慈善志愿者松门服务队。从2009年成立以来,他们就形成了“保留项目”:定期为老人办爱心宴。这天,队员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穿梭在菜市场买东西,队长何荣富是带头人。

慈善晚宴的菜肴种类丰富,全部由志愿者亲自购买、烹制。

红烧肉、咸蛤蜊、山芋珍珠、炒绿豆粉条……各式菜肴摆满了六张桌子,村里五保户、空巢老人、环卫工人等60位65岁以上的老人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品尝美食、谈笑风生,享受了一顿难忘的爱心宴。

黄昏时分,留守老人张先生夫妇早早来到现场,看到摆放整齐的大圆桌,他们拉着何荣富的手,感慨道:“像今天这样的场景,是我儿子结婚的时候,我和老伴已经很多年没吃过这样的饭菜了。”“你要是喜欢,以后我们常来。”

家住二楼的梅兰奶奶今年82岁山粉圆,是个孤寡老人。何荣福想到她行动不便,下不了楼,就给她送饭。当梅兰奶奶看到何荣福和队员们给她端来一碗碗饭菜时,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看到你们,我就想起了我儿媳妇,她在世时对我那么好。”

“就把我们当成你的儿子、儿媳妇吧!”何荣富热情地安慰老人。

志愿者探访孤独老人。

平日里,何荣福从事着集装箱改装生意,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粗犷的男人,其实是一位热心肠的“大白”,在为老人做慈善上,更是一丝不苟、用心良苦。

“给老人做的饭,首先要新鲜。”何荣福告诉记者,每次办慈善宴前,他都会全面了解村里老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考虑到老人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何荣福亲自采购食材,选用肥瘦相间的肉类,确保食材新鲜、营养丰富、易消化。这次,他还特意请厨师叶友福加了老人爱吃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锡饼。除了举办大型慈善宴,何荣福还会考虑一些特殊群体,到老人、残疾人、退伍老兵等群体家中做饭。

“老人年事已高,有的儿女也不在身边,平时就随便吃点东西,给他们做一顿饭,心里就很开心了。”何荣富笑着说,希望这道大锅菜能给老人家带来一些安慰。

14年来,在爱心宴项目持续进行的同时,何荣富带领团队拓展了多项助老专项公益项目。实施“爱心助农”项目,把帮扶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向留村老人售出滞销农产品100多万元;开展“温暖小岛”项目,通过免费理发、上门帮扶,让空巢老人感受到“家有儿女”的幸福;开展“织针爱心”项目,在寒冷的冬天为老人驱走寒冷、送去温暖……服务队自2009年成立以来,吸纳志愿者500余人,开展助老公益服务2000余次,让小渔村的老人不再孤独,多了一份温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