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腊八粥的做法 昨天你吃腊八粥了吗?别搞错了,腊八粥≠八宝粥

“小朋友别贪吃,腊八过后就是年了。”腊月初八是春节的第一个节日,俗称“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吃过腊八粥之后,春节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烈起来。

腊八粥从哪里来?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是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有关。据说,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修行多年,身体瘦削,决定不再修行。这时,他遇到了一位牧羊女,牧羊女给他乳糜吃。他吃了乳糜之后,又恢复了体力,便坐在菩提树下打坐,并于十二月八日得道,因此腊八节就成了佛教的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都修建了寺庙,煮粥祭佛的活动也开始盛行。特别是在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修行成道的日子,各寺庙都会举行诵经活动,模仿佛祖成道前牧羊女供奉乳糜的传说。 用芳香的谷类、水果熬成的粥来供奉佛祖,称为“腊八粥”。

在我国古代,腊月初八这天,宫廷、衙门、寺庙、民间都要煮腊八粥,有“天下人皆煮腊八粥”之说。

据说,腊月初八前,一些寺庙的僧人便端着碗沿街走访化缘,将收集到的大米、栗子、枣子等食材,在腊月初八这天煮成腊八粥,分给穷苦人,穷苦人称之为“佛粥”。南宋陆游在《腊月初八行西村记》中写道:“今日相赠佛粥,江村节食新。”意思是说,虽然已是隆冬时节,但春风和煦,阳光已露,腊八节人们相赠佛粥、吃佛粥,使人感到空气清新。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太多种类的粥,有绿糯米粥,也有红米粥。第十九回中,宝玉编造了一个在腊八节前偷红枣、栗子、花生、荸荠、芋头做腊八粥的故事,逗黛玉开心。幽默的宝玉赋予了偷芋头的小老鼠无穷的魔力。他干脆变成了芋头北方腊八粥的做法,在芋头堆里打滚,用劈开的办法把芋头搬动起来。结果,小老鼠没有变成芋头,却变成了最美的仕女“香玉”。小老鼠们笑着说:“你说你能变成果子,怎么就变成仕女了呢?” 小老鼠现身笑道:“我说你没见过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芋头,却不知道盐税吏林先生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黛玉笑着扭动着宝玉。腊八粥把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衬托出来,可谓是温馨而深情。

煮腊八粥细节较多,关键在于煮好。加料时,不要一次性把所有材料倒入锅中,要根据材料的特性确定加料顺序。莲子、百合、红枣要先泡好,红豆、大米、花生不易煮熟,要先下锅。再按顺序加入其他材料,数量不限,有时多达20余种。

腊八粥煮好后,要先祭祀神灵、祖先,然后在中午之前分给亲朋好友,最后全家才能享用。如果连吃几天还有剩余的腊八粥,则是吉兆,预示着年年有余。如果把粥分给穷人,也是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如果院子里种了花草果树,应该在树枝上抹点腊八粥,祈求来年多结实。

腊八粥≠八宝粥

单从名字上看,腊八粥与八宝粥有八成相似,但其实二者有很大区别。首先从时间上看,腊八粥必须在腊月初八熬制,而八宝粥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都可以熬制,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其次从原料和口感来看,八宝粥一般只含八种食材,即大米、糯米、红枣、红豆、薏米、花生、莲子,然后再加入白糖熬成甜粥,所以八宝粥以甜味为主。在超市可以买到袋装的八宝米,带回家煮着做八宝粥就可以了。更方便的还有罐装的八宝粥,即食即用。腊八粥除了八宝粥中的八种豆类和大米外,还含有核桃、松子、百合、栗子、白果、葡萄干、桂圆肉、青菜、荸荠、木耳等二十多种食材,口味也分甜粥和咸粥,以清香著称。

如果从营养角度来分析,腊八粥比八宝粥多了十几种食材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营养更丰富、更均衡。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腊八粥的煮法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南方人喜欢吃甜甜的腊八粥,而北方人则更重视腊八节,对腊八粥的煮法也更讲究,尤其是北京雍和宫的腊八粥。每年腊八节当天,雍和宫都会熬制几十锅腊八粥,免费提供给佛教徒、市民和游客。据说,每年腊八节到雍和宫喝腊八粥,已经成为北京人为全家祈福的保留节目之一,吃不到的,就得“明年早点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