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满记甜品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称,“多家门店关闭”的情况属于正常的战略调整。 公司目前运营正常,2023年将新开38家门店,2024年将继续扩大门店规模。
与此同时,“数千万美元融资已完成”的消息突然传来。 据悉,本轮融资由控股股东安达富资本投资,但投资金额并未透露。
图片来源:安达福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安达资本就曾参与漫记甜品在香港、华南、华东地区的并购。 当时,作为掌管12亿美元的泛亚美元基金,满记甜品也是安达资本在中国的投资。 餐饮领域首个控股收购。
天眼查显示,安达福资本此前已涉足建筑、教育培训、批发零售等领域,此次战略融资是为了大力发展满记甜品的新零售业务。 2021年,安达福资本参与了苏宁零售云的A轮融资,这一点可见一斑。
满记甜品注入“新鲜血液”究竟是挽回尊严的公关活动,还是真能扭转局面? 消费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绝招”不再可用,转型之路崩塌
一碗满记杨枝花露和一份满记双皮奶可能是很多消费者第一次体验满记甜品。 然而,随着“新零售”的兴起,满吉仍在寻求转型。
来源:满记甜品官网
2016年至2017年,满记甜品宣布开通美团、饿了么外卖渠道; 次年,漫记甜品专门为盒马生鲜打造了“ ”店; 2022年前后,漫记甜品还布局了电商、便利店以及山姆会员店等渠道,推出了便携杯杨花蜜等产品。
至此,“重外卖、零售、轻门店”的战略布局已经形成,但显然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指标:如何给消费者一个进店的理由?
从那时起,咖啡和新的茶饮循环不断创新。 杨枝甘露品类不再是甜品界的专属品类,而是成为喜茶、星巴克、奈雪茶等品牌的热门单品。
不仅如此,这些品牌在产品设计中将新鲜水果、牛奶和茶搭配在一起,甚至将三者混合搭配。 品牌风格和店面设计符合当今年轻消费者的品味。 像万吉甜品这样的老式甜品店越来越受欢迎。 变得老式和过时。
将品牌变成产品,是漫记甜品创新不顺的必然结果。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健康、低糖买单,已经有迹象表明满吉甜品正在逐渐走下坡路。 据媒体报道,2019年至2022年间,满记甜品多次回避卫生问题。
不惜自己羽毛的满记甜品,很少能“稳定”自己的生意。 而是在新茶饮料的浪潮下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2022年5月7日,新茶饮料品牌小满茶乐园宣布完成与满记甜品的合并,并入满记甜品母公司志刚集团。 小满茶乐园创始人刘子正将担任志刚集团总裁兼满记甜品联席CEO,负责集团多个品牌的整体战略。
当时,小满茶园成立仅三年。 成立之初,它就凭借“樱桃”和“杯子甜品”两大卖点迅速冲出圈子。 它用高端的水果和好看的外观吸引了无数年轻消费者,成功跻身网红茶饮品牌行列。
刘子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满记将打造“零食为主”、“礼品为主”、“全天为主”的甜品,并计划开设旗舰店。 这场“双向奔波”未能擦出火花,承诺的旗舰店也尚未出现。
另一方面,小满茶园公众号的更新卡在2022年11月。据窄门食堂介绍,小满茶园现有门店仅有一家。
满记甜品面临的内忧外患,似乎是传统连锁甜品店当前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茶饮围城,连锁甜品店如何突围重生?
近年来,随着新茶饮行业的兴起,连锁甜品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2015年以来,以奈雪、喜茶、茶颜悦色、湖上阿姨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相继诞生,不断蚕食港式甜品市场。
在品类创新上,相比老牌甜品店的瓶颈,新茶饮品的推出显然更受消费者欢迎。 真奶、真茶、新鲜水果,以及各种食材的多元化组合和融合,是新茶饮料的共同特点。 由于成分多样,新的茶饮料品牌推出非常频繁。
在门店运营方面,龙头新茶品牌选择采用直营而非加盟,严格把控卫生质量,统一把控消费者体验。 此外,社交媒体的花式营销让品牌话题不断,跨界联名不断,从而吸引消费者买单。
与新茶饮的繁荣不同,连锁甜品店似乎在产品壁垒日益模糊、经营方式日益缺陷的情况下“活下去”。
昔日被称为“满记甜品最大竞争对手”的许留山,也在2023年5月开始了真正的告别。
2004年,香港甜品连锁店许留山进入内地市场并一炮而红。 当时,许留山凭借香港电影《小吻》的成功,成为香港游客的“打卡景点”。 巅峰时期,许留山在全球拥有300家门店,营收近5亿。
然而,回六山公司对加盟商的管控不利,以及疫情期间长期入不敷出,成为回六山下滑轨迹的转折点。 这也是很多连锁甜品店面临的风险。
数据显示,甜品行业的热度在2017年7月达到顶峰后突然断崖式下跌满记,目前仍在该水平以下徘徊。
据红色食品品牌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茶饮圈共披露融资事件35起,较去年26起增长34%。 其中,资本尤其青睐中式茶饮,如《七彩茶舞》、《茶亭序》、《荷田水铺》、《汉唐序》等。
2022年开始,新茶饮品牌将集体转向港股。 今年年初,蜜雪冰城和顾明同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3月24日,茶百道通过港交所上市听证会,新茶饮料第二股之争将落下帷幕。
如今,新茶饮料赛道的红利期逐渐消散,对资本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新茶饮料行业融资交易将超过30起,披露的融资金额将超过130亿。 比如参与奈雪Pre-IPO的广发基金,近两年主要投资科技、能源、医疗等领域,并未涉足餐饮行业。
但领投漫记甜品的安达福资本能否对其新零售业务、国际国内加盟业务和直营店业务模式进行迭代升级,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 连锁甜品店急需以旧换新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