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下基层)特色街区激活“米粉经济”长沙米粉产业“出圈”
中新社长沙2月2日电 标题:特色街区激活“米粉经济”长沙米粉产业“出圈”
记者 唐晓青
“长沙米粉很有名,品种很多,有宽面、细面,我就是想尝尝。” 正月十二,来自江苏的卢女士带着家人和闺蜜来到长沙市中心的湖南米线街“打卡”。 不爱吃辣的卢女士一行人特意点了牛肉原味面。 “味道真不错,米粉很有嚼劲。”
湖南人美好的一天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线开始。 省会长沙的米粉日销售总量约为50万公斤,被誉为中国“最会吃米粉的城市”。 如今,一碗正宗的湖南米粉已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品味”湖南文化的热门选择。 今年春节,汇聚湖南各市州特色米粉的湖南米粉街,吸引了大批游客。
巨大的青花瓷碗上,一双红色的筷子夹起了一排白色的米粉。 看完这个标志性的雕塑,我们就进入了位于长沙市芙蓉区酒菜园街道的湖南米线街。 这条400米长的特色街区聚集了来自湖南7个市州的13家特色面店以及各类小吃饮料店。 游客还可以在这里参观网红“长沙墙”,参观米粉博物馆。
米粉独特的IP,让这条老街成为长沙网红新打卡地。 这条街开业两年来,这里日均游客量接近3万人次。 “从除夕到现在,米粉街实际人流量已突破60万人次,整条街每天营业额超过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新高长沙米粉,消费加速回升。” 九菜园街道八一桥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秦勇说。
中新网记者看到,湖南米粉街每家米粉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龙。 “长沙城墙”和米粉博物馆拍照留念的游客络绎不绝。 他们大多数是年轻人。
长沙一家名为“八一桥原味”的米粉店,有30多个品类。 店内装潢融入了长沙民歌、宫崎骏动画等元素,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光顾。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的销量是平时的三倍,一天就卖了3000多碗米粉,又聘请了20名新员工帮忙,人气又回来了。” 米粉店总经理周家桥说。
记者走进专营常德米粉的一德一米粉店。 店里座无虚席,食客络绎不绝。 “早上八点以后就开始排队,高峰期顾客甚至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拿到面条。” 店长王英说,店里的牛肋面、牛骨面、红烧牛肉面经常卖完。 尤其是特色卤面,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就像吃火锅一样,一边煮一边炖。 这几天,店里每天的营业额已经超过4万元。”
湖南米粉街的火爆,既是特色街道激发消费活力的生动体现,也与长沙米粉产业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长沙米粉形态多样、品种丰富,形成了完整、丰富的产业链。” 湖南省米粉博物馆馆长王浩然介绍,长沙街头巷尾约有6000家米粉店,还开设了一家米粉店。 协会。
为了进一步做强“米面经济”,米面街的商户不断创新,以吸引追求创新、个性化的新一代消费者。 “比如,米粉与臭豆腐、糖油糕等长沙小吃组合成四方格,不仅丰富了口味,也满足了年轻人拍照发帖的社交本质。朋友圈。” 周家桥计划继续在长沙开设分店,让更多人吃上正宗的湖南米粉。
“年轻人喜欢追求新奇,为‘新产品、好味道’买单。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新奇口味,门店准备推出米粉新品。” 王英表示,湖南米粉街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一定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店里计划直播常德米粉的碾磨过程,利用这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吸引喜欢国潮的年轻人。 (超过)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