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起源于4000多年前的美食,天门蒸菜街的“蒸”味

正宗的食材搭配独家秘制酱料,一叠蒸笼,熊熊大火,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是中国人对蒸菜的共同记忆。

天门蒸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年前的石家河文明时期。 千百年来,天门蒸菜代代相传,一代一代改良。 时至今日,天门九正系列已形成3000多个品种。 蒸鱼、蒸肉、蒸豆……天门人的餐桌上,没有不能蒸的菜,没有不能蒸的宴席。 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主人就要大显身手,用拿手的蒸菜招待客人。 这也是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

虽然最正宗的蒸菜总是妈妈做的菜,但游客和当地人也可以在天门蒸菜美食街找到一些正宗的味道。

晚上的美食街灯火通明

蒸菜一条街,每一道蒸菜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探寻美味,吉木新闻记者来到了天门蒸菜美食街。 随着国庆假期的临近,这里的生意更加红火。

与鲁豫公园遥相呼应,从西四路入口进入,便是美食街。

美食街位于东西湖之间,沿后浩水而建。 西北侧有一个以“菜蒸天下”为主题的小游乐园。 一座近10米高的轮船雕塑矗立其中。 周围有9个小蒸笼雕塑,分别写着米粉蒸、蒸、枪蒸、扣蒸、面包蒸、馅蒸、密封蒸、干蒸、异形蒸这九种技艺天门蒸菜

美食广场旁边的后沟里有水流

穿过花园,就正式进入美食街了。

京陵人家蒸菜馆、鲁豫蒸菜馆、蒸天下食品……整条街有三十多家店,几乎每家小店的招牌上都写着“蒸”字。 有趣的是,即使不是蒸菜馆,如果问起店里的招牌菜,也总会有蒸菜​​。

听说我们有外国口音,飞子美食蒸菜馆老板吴金波热情地向我们推荐天门特色蒸菜。 据当地人介绍,这家店是美食街建成后最早开业的店之一。 老板做蒸菜已有20多年,算得上是专家了。

天门九蒸宴(吴斌《天门蒸菜》图)

“蒸天门菜有九种技法,但用‘蒸’、‘蒸’、‘蒸’三种技法煮出来的菜最有天门风味。” 吴老板说,蒸就是把食材用米粉包裹起来蒸。 蒸是将材料放入调味好的汤中,放在笼子里蒸,而蒸则是将材料与调料一起蒸熟,然后浇上热油,使材料冒出小气泡,并发出类似鞭炮的声音。

这三种中,蒸饭最传统,蒸最简单,蒸最有特色。 都非常考验厨师对火候的控制力。

清蒸鳗鱼:用“鞭炮”炒的特色美食

说起清蒸鳗鱼,清蒸鳗鱼是当之无愧的代表菜,也是游客的经典菜肴。

老板吴老板是做清蒸鳗鱼的高手。 他从14岁起就能够熟练地宰杀鳗鱼。 “手握巴掌大的弯刀,单手抱头,刀尖挑刮,轻松去除鱼刺,几秒钟就能搞定一条鳗鱼。” 他回忆说,当时这只手的刀功能非常强大。 在案板上随意切洋葱。 用手切洋葱是正常的。

想要把清蒸鳗鱼煮好,屠宰、剔骨只是基本功。 鳗鱼打粉、上蒸笼蒸、调味、装碗、蒸、淋油的每一步都很讲究。

“粉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应该是天门大米磨成的干粉,调味时一定要用天门千亿古镇的老缸米醋,才正宗。” 吴老板说,上菜前淋上热米醋。 油烧热,点燃“鞭炮”,“吱呀”一声天门蒸菜,一碗正宗的蒸鳗鱼就做好了。

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在店里大饱口福

蒸好的鳗鱼上桌时要趁热吃。 用筷子夹起时,鱼肉会紧实,不易破裂。 每块鱼都裹满了面粉和酱汁。 入口微酸,皮脆有颗粒,鱼肉软糯香甜,酱的咸香在舌尖留下余味。 浓郁的口感只有将鱼蒸两遍,过油才能达到。 天门蒸菜独特的技艺也赋予了天门蒸菜独特的魅力。

不喜欢吃无鳞鱼的周女士这次打破了她的认知,“一般鳗鱼吃到嘴里都是粘的,但这条鱼涂了一层粉,刚好中和了那种粘感。” 她说。 我和我丈夫都是陕西人。 这次我们是自驾出行。 我们计划去哪儿就去哪儿,6号就回来。 听说天门蒸菜很有名,就停下来尝尝。

“竹马打虎”:热气腾腾的碗里的家常味道

聊了一会儿,店里的食客就多了。 厨房“告急”,吴老板不得不转身“指挥”这场“硬仗”。

大堂里,一名年轻男子快步走了进来,放下包,熟练地点了菜。 他告诉积木新闻记者,他叫小李,是当地人。 他现在在一家公司工作,工作就是处理业务、接待客户。 “当顾客第一次来吃饭时,我们要让他们吃得好、吃得有特色,感觉我们对待他们很隆重。” 他说,很多生意都是在饭桌上谈成的,所以吃什么也是一门学问,不能马虎。 。

他指着菜单上的一道菜介绍道。 这道菜的名字很有趣。 它被称为“竹竿打虎”。 它是用蒸笼制成的容器。 裹粉的莲藕丁铺满了蒸笼底部,中央还有一团莲藕丁。 五花肉,竹竿是莲藕,老虎是五花肉。 “我一般都会点这道菜,然后有话可说。”

“菜蒸天下”主题小游乐园推出蒸米雕塑

至于为什么叫“竹鼠打虎”呢? 相传唐代茶圣陆羽与其导师智寂禅师曾长期居住在天门西塔寺。 他们日夜守在莲花湖边。 莲藕切块后与米粉拌匀蒸熟,味道更加浓郁,成为一道受欢迎的素菜。 蒸莲藕传入民间后,人们开始将莲藕和猪肉一起蒸。 莲藕的形状像竹竿,猪被比喻为猛虎。 生动幽默,让人有一种能征服天空的感觉。

猪肉和莲藕丁混合在一起,舀一勺就能享受到莲藕的软香和猪肉的滑嫩。 小李说:“这样的菜不仅有我们当地的特色,而且不会让别人忌讳。”

蒸菜节即将到来,吃货们可以来“聚集”

晚饭后,夜幕降临,越来越多的居民带着孩子散步。 沿着后沟旁的小道悠闲地散步吃饭,感受温暖的夜风,不时聆听街头艺人优美的歌声。 一楼是整齐的店面,二楼是住宅楼。 这条隐藏在住宅区的美食街,被家里的烟尘污染。

然而,十年前,这里还是住宅区,线路陈旧,房屋老化,连一家蒸菜馆都没有。

作为美食街项目的申请者,天门市烹饪协会会长吴斌对美食街的兴起和发展深感感动。 2010年,天门市成为第一个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蒸菜之乡”称号的城市。 蒸菜虽然在天门发展辉煌,但都是单独做,没有规模效应。 次年,天门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以上,新的转型开始。

“进入美食街后的前三年,所有的蒸菜店都是免税的,居民的店面租金收入也更多,这是两全其美。” 吴斌表示,第一批餐厅当时就受到欢迎,没有花太多宣传力度。

“中国蒸菜之乡”喜出望外(通讯员卢斌 摄)

积木新闻记者还了解到,长假结束后的第二个周末,即10月22日至10月24日,第三届鲁豫茶文化节和第六届蒸菜美食文化节将在天门举办,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天门蒸菜美食街你可以“去参加聚会”,品尝特色蒸菜。

据天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张德辉介绍,今年的“中华第一笼”开笼仪式定于10月16日在武汉楚河汉街举行。 蒸菊花、蒸鲶鱼肚、蒸鳗鱼等1000多道用各种蒸艺手法烹制而成的蒸菜,将同时放入特制的蒸锅里——高1.6米,直径1.5米,共5个。层。 中国第一笼”。

“建设美食街的目的是为了打造天门蒸菜的集聚效应,举办蒸菜美食文化节是为了‘为节日搭舞台、经济演出’。” 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为了扩大天门蒸菜的影响力。” 据报道。 张德辉表示,为了把天门蒸菜走出天门,实现生产标准化、产业集聚、品牌特色化、门店连锁化,天门市一直在想办法动脑筋。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申报“天门蒸菜”区域公共品牌,使“天门蒸菜”成为天门市地理标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