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食品,健康消费新宠

榆林新闻网-榆林日报讯(记者陈贤)舒筋活络的牛强骨汤、提神补肾的羊肚菌黄金汤、安神健脑的五味子桂圆粥。 .. 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分可以入药。 端上餐桌,成为大众日常膳食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美味的追求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与养生。 因此,药食同源产品以中药为基础,以食疗保健为特色。 ——药膳逐渐兴起,成为一种新的饮食潮流,走进寻常百姓家。

榆林当地的药膳饮食文化

药膳起源于我国的传统饮食和中医饮食文化。 是指在中医、烹饪、营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与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品相结合,采用独特的烹调工艺制成的食品。 它“药食合一”,不仅以药为食,还赋予食物药性,迎合了人们追求科学膳食、均衡营养的需要。

榆林有着悠久的药膳历史和养生文化。 拥有全国著名的中药材市场——榆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客商在此销售各种中药材。 当地人将传统中医治疗和预防方法中的药膳疗法和食补方法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榆林地方特色的药膳养生文化。 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一些主打养生餐的餐厅在榆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伏波山养生炖菜”、“康元坊”、“素源素食餐饮”等。一品驴肉火锅店经营者关敦强告诉记者,自2020年开业以来药膳,他的餐厅生意一直很好。“驴肉有补血补气的功效,男女老少都适合。” 。 近两年来店里消费的人越来越多。 顾客越来越多。”

榆林通过举办药膳大赛、药膳美食节等方式推广药膳。 去年4月,榆林中药港文化旅游药膳养生街建成。 其功能定位以药膳养生为主题。 引进药膳餐厅、中医养生、养生文化文化展览和学术医学交流,集养生保健、食疗、休闲、文化交流于一体。 药膳一条街的开业,标志着榆林当地药膳养生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月21日举行的榆林药膳文化美食节上,市民正在品尝参展商推出的药膳

药膳需求将大幅增加

记者了解到,从发展阶段来看,榆林的药膳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随着人们吃得好、吃得健康的观念升级,药膳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中国自古就主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它利用药食同源,对不同体型进行功能调节,从食物源头通过一日三餐来预防和辅助治疗各种疾病。 这一点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 52岁的市民陈泽清多年来一直是药膳爱好者。 多年来他一直用药膳来调理身体。 “我平时都是用药膳来解决身体的所有病痛,效果还不错!” 他说,在家人和朋友的影响下,他逐渐开始使用药膳来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

“在大健康理念下,人们对药膳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榆林市烹饪协会会长朱春林告诉记者,大健康涉及面很广,包括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养老养生等。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7亿,休闲保健、医药医疗需求不断增加。

▲榆林健康餐厅一养阁推出的“葵丰富硒油茶鸡”。

药膳行业发展仍需规范

我市药膳行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行业标准不完善、指导不明确、缺乏强势品牌、缺乏专业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有受访者指出,在药膳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药膳服用剂量、疗效评价的科学依据和标准、长期服用的安全性评价等基本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些公司可能对药膳知之甚少,或者误用、滥用药膳。 一些效果不佳的食材还可能以药膳名义出售,影响人们对药膳的评价和信任。

朱春林表示,需要明确的是,药膳、药品和食品之间存在差异,管理不能一概而论。 同时,要加紧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加强药膳科研开发和功能评价体系,推广好药膳产品,推动药膳进一步发展。饮食行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