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减肥成为了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各种减肥机构也随之走红。
近日,记者在中百大厦购物时,不到半个小时,就遇到了商场内两家减肥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向记者推荐了减肥营养餐。 市民周女士也拨打热线反映,她周末在大润发购物时也遇到了营养餐的促销。 “他们说喝他们自制的营养奶昔可以减肥,这是真的吗?” 带着周女士的疑问,记者对营养餐减肥机构展开了调查。
问:我每天只喝奶昔和营养餐。
调查:店内品牌不详,牌照不明确,所谓营养餐只是一杯奶昔
在中百大厦,记者收集到两张营养餐减肥教练的名片,上面只印有联系方式、减肥对比照片和宣传口号。 记者翻阅了名片的正反面,没有发现详细的地址和品牌名称。 记者拨打了两张名片上的号码,询问了店面位置。
记者首先来到位于菜园街的一家营养餐减肥机构。 店面隐藏在住宅区,面积只有十多平方米。 记者一进门,店员就热情上前迎接记者。 不过,他一开始并没有向记者出售该产品。 而是向记者询问了自己的体重,并要求记者进行免费健康监测,了解身体脂肪含量。 随后她开始与记者分享健康减肥理念,交流肥胖带来的不良症状,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减肥前后照片激起记者快速减肥的欲望。 她讲了将近30分钟。 见记者认真听讲,店员开始向记者推荐他们的营养餐。 店员表示,他们会根据顾客的体脂和健康状况,合理搭配营养成分,做出奶昔般的营养餐。 每天只喝这顿营养餐,一个月内就能减掉 20 磅。
“奶昔?会不会越喝越胖?只喝奶昔会不会营养跟不上?” 记者询问店员。 接受记者询问时,店员表示:“这不是简单的奶昔,它含有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还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的功能。”不会出现任何营养成分,这样不好或者喝得越多,体重就越增加。”
期间,记者仔细观察店内环境,发现不到20平方米的面积内有一间制作室,里面摆放着桌椅、宣传海报等物。 不过,记者并未找到任何营业执照或卫生许可证。 在等待证书的时候,我什至没有看到任何显眼的品牌标志。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东岳街商业广场的一家营养餐店。 记者观察店内外环境并与店内工作人员沟通后发现,两家店的经营内容和接待方式一模一样。
可靠吗?
监管:营养餐和减肥机构存在监管缺口
根据记者现场观察,记者咨询了卫生、工商、食品药品三个相关部门,发现营养餐减肥机构目前处于部门监管的空白领域。 对于营养餐和减肥机构问题,国家卫计委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对注册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管,不能对私营或非医疗机构提供的减肥服务进行监管。 台山区食药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场流通的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均受到食药监局的监管。 但很多减肥机构都是现场准备自己的产品,然后搬到店里,难度较大。 追求。 台山区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一些私营减肥机构,即使存在超范围经营、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等行为,如果没有准确报告和确认,也很难监管。
深究:营养餐涉嫌利用直销模式诱导消费者
通过记者对营养餐用户的调查和采访,还发现不少营养餐的短期“受益者”也曾用亲身经历来宣传营养餐,市民刘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刘女士向记者透露,减肥机构经常举办营养派对等活动。 他们说是交流减肥、保健秘诀,实际上是通过熟人,通过相互联系、灌输思想来巩固现有客户,从而达到直销的目的。
刘女士告诉记者:“用照片和实际消费者来进行宣传,看起来效果非常好。一开始,我们是从熟人入手,通过在聚会上学到的一些营销技巧,向周围的人传播所谓的健康减肥理念。” ……,从而通过直销吸引更多的人吃到营养餐。所谓直销纯粹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完成的,消费者自己使用产品并认可产品,然后分享给身边的人或者其他需要产品的人此时,消费者就变成了直销员。” 这看似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经济理论,但却与相关规定背道而驰。
记者查询获悉,2005年起施行的《禁止传销规定》规定: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开发人员,以认购商品的方式要求开发人员缴纳费用或者变相缴纳费用,等,为获得会员资格或发展其他有资格加入并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均视为传销。
不过,泰安资深销售人员陈先生表示:“严格来说,企业是不允许要求销售人员订阅商品的。但直销员订阅了自己所服务的公司的商品,成为消费主体。”群体,或者说消费者群体通过短期体验认可他们,卖完产品后成为直销员,已经成为直销行业的潜规则,与传销很难明确区分。”
“每天只喝奶昔和营养餐靠谱吗?” 不少爱美人士在采访中向记者提问。 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曾经或正在服用营养餐的女性,她们向记者透露了所谓营养餐的真实功效。
“管用营养减肥午餐,管用,一个月瘦了15公斤,没吃营养餐前,体重130多斤,吃营养餐后,体重不到120公斤。” 从事规划工作的市民马女士刚刚服完一周。 营养奶昔,她向记者透露:“虽然体重减轻了,但我感觉自己的体能有所下降。有一次在现场表演活动时,我因低血糖晕倒了。在吃营养餐之前,即使-现场工作很繁重,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
市民李女士近年来一直受到产后肥胖的困扰:“原来的衣服已经穿不了了,出去买很多新衣服都穿不了,这让我很郁闷。二几个月前,我在银座商场附近了解到一种奶昔营养餐,不仅可以减肥,还能调节身体、祛斑。想都没想,我就花了600多元吃了一个月。” 李女士告诉记者:“在喝营养餐的同时,店员建议不要吃别的东西。晚上饿的时候,我以为我的钱都花光了,不能因为暴饮暴食而让自己的努力白费。”结果我一个月就瘦了10斤,之后就不再吃东西了。没想到,停止营养餐后,我的食欲大增,现在体重又恢复了,太神奇了,甚至比之前的体重还要多。”
对此,泰安市一家三甲医院营养科专家告诉记者,所谓的营养餐饮食法只是一种饥饿疗法。 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厌食,而且对于一些体质虚弱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更是有损身体健康。 危害更大。 奶昔是由牛奶成分和水果制成的,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但如果吃法不对或者商家使用市面上的代餐奶昔粉,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在营养餐减肥这样的情况下,一是奶昔的成分不明,二是店员不专业,使用不当。 不能排除商家的产品确实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但能否代替人类的膳食还很难说。
为何爱美人士仍屡屡上当?
明知不靠谱,为何爱美人士却屡屡上当,甚至充当营养餐机构的直销员? 资深销售人员陈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光顾营养餐机构的市民大多是女性,对美丽的迫切热爱往往让很多女性盲目相信一些看起来漂亮的减肥保健品。其次, “熟人经济往往会让很多市民感到不满,如果你有勇气直接拒绝,这将为进一步推广产品开辟突破口。”
这些所谓的营养减肥机构没有统一的店名和商标。 他们允许顾客按照预先准备好的疗程到商店消费保健食品,这也给相关部门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 陈先生表示,为了改善类似于营养餐、减肥等直销的乱象,工商部门需要及时发现并制止一些直销企业的违法行为,从而积极主动执法,强化直销管理。监督。 同时,消费者必须警惕盲目消费心理,增强风险意识。 (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