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了解糖的危害,很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糖摄入量。 尤其是爱美、减肥的人们,经常会听到“低糖”、“控糖”等说法。
糖瘾是非常有害的
美国权威专家曾在《自然》杂志上指出无糖糖浆,糖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 它就像另一种烟草,过量摄入就像慢性自杀。 吃太多糖很容易增加患龋齿、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 长年吃太多糖,就像长年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一样,极有可能让人提前患病。 因此,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实行低糖饮食,有利于减少热量摄入,降低各种疾病的风险。
什么是低糖饮食?
吃太多糖会导致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 那么什么才算是低糖呢?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指南》建议,成人和儿童每日游离糖摄入量应减少至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成人每日糖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 如果能进一步降低到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成人每日糖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5克),将会带来更多的健康益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除了“添加糖”之外,还包括蜂蜜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因此,我们需要控制的主要是食品中的“添加糖”,特别是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中添加的糖、蔗糖、果糖、玉米糖浆等,以及蜂蜜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低糖食品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无糖”的定义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即0.5g),“低糖”的定义是指每100g或100ml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的糖含量不超过5%(即5g)。 这是衡量无糖或低糖食品的唯一标准。
日常饮食中如何控制糖的摄入量? 哪些食物比较推荐?
1.少吃含有添加糖的加工食品
例如饼干、糖果、甜点、面包、蜜饯等,即使是咸饼干、面包也含有大量的糖。
2.养成阅读成分表的习惯
购买食物时,养成看成分表的习惯。 除了我们常见的白糖和蔗糖外,玉米糖浆、甘蔗糖浆、糖蜜、转化糖、糙米糖浆、麦芽糊精、蜂蜜等都是添加到食品中的附加糖。
3.不要喝含糖饮料
一瓶奶茶、可乐、雪碧等含糖饮料的含糖量超乎你的想象,甚至有一瓶超过了每日添加糖50克的限量。
4.减少烹饪糖
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还添加了大量的糖。 建议少用此类烹饪方法,多用蒸、煮、凉拌、炖等方法来加工食物。
你平时吃什么? 推荐哪些食物有益于健康?
1.新鲜蔬菜和低糖水果
蔬菜富含纤维,血糖指数很低,如菠菜、油菜、卷心菜、大白菜、生菜、苦菊、芹菜等,黄瓜、番茄、冬瓜、萝卜等。新鲜水果如草莓、柚子、橙子、苹果、梨、蓝莓、樱桃、哈密瓜等。
2. 牛奶及乳制品
纯牛奶、无糖酸奶、低盐奶酪等。
3、豆类及豆制品
无糖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皮、豆腐丝等豆制品。
4.谷物和土豆
燕麦、黑米、糙米、玉米、红薯、南瓜、芋头、紫薯、山药、红豆、绿豆、鹰嘴豆等。
5. 鸡蛋
鸡蛋、鹌鹑蛋、鸭蛋等。
6.原味坚果
核桃、开心果、腰果、南瓜子等。
最后提醒大家,控糖、低糖饮食并不意味着放弃糖。 低糖饮食中不能盲目拒绝主食。 如果主食太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大脑营养不足,精神萎靡、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内分泌失调、抑郁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需要减少的是添加糖,同时用粗粮、土豆等优质碳水化合物替代部分精白米面,并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达到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