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粽子的形状简单美观,包法也比较容易掌握。 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它可以制成甜味或咸味。 蛋黄、叉烧、蜜枣都是不错的馅料。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包三角粽子的图文教程。
三角粽子的由来:
三角粽是汉族传统小吃。 这是端午节期间的习俗。 自浦东成地以来三角粽子的包法图解,人们就有包三角粽子的习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浦东人在纪念屈原的活动中,发现枕粽子很容易被河里的鱼儿啄开,于是发明了三角形粽子。 因为鱼的嘴碰到了角,疼得他们不敢偷偷吃粽子。 三角粽子一直流传至今,被称为浦东本地粽子。 游客们饶有兴趣地听着。
三角粽子包法图解:
1.取一片宽粽叶,擀成圆锥形。
2. 将糯米放入圆锥体中。
3. 将上面的粽叶向下折叠,直至完全盖住开口。
4.将所有粽叶沿着三角形的边缘折叠起来。
5.用绳子将粽子绑紧。
煮粽子的小窍门:
煮粽子时,水必须烧开才能下粽子。 水一定要泡过粽子面。 再次煮沸后,大火煮约3小时。 烹调过程中请勿添加生水。 请注意,建水粽子不能与其他粽子一起煮。 煮好后,趁热取出。 吃时将粽叶打开。 粽子香浓,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度,嫩滑可口,堪称上品。
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粽子清香淡雅,松软糯滑,口味多样,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包粽子的原料糯米又油又粘。 吃得过多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宜暴饮暴食。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质物质,食用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另外,因其性温、气滞,食用过多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 患者最好不吃或少吃。 此外,老人、儿童和消化功能较弱的人也应慎食,以免影响消化和正常饮食。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 市场上的粽子种类繁多,但近期的食品安全问题却让人有些担忧。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为了我们的食品安全,我们不妨在家包粽子,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