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描述了我只了解一些价格和口味。 如果想了解一些具体的内容,小冰会解释一下。
我们逛超市或者菜市场时,最常见的就是冰箱里的“硬”冻牛肉,或者是即食的新鲜牛肉,还有一种包装精美的冰鲜牛肉。
同样是牛肉,怎么会有这么不同的等级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肉质变化有四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尸僵,新鲜屠宰的肉中的蛋白质凝固,肌肉纤维变硬。 肉比以前硬10-40倍。 此时的肉不易烧焦,口感较差,也不利于消化。
第二阶段是后熟阶段。 肉中的糖原不断分解,氨基酸、肽等风味物质不断形成。 此阶段的肉煮熟后很有弹性、多汁可口,而且容易消化。
第三阶段称为自溶阶段。 在常温下,组织中的酶继续工作,肉变酸,风味消失。
最后是腐败期,蛋白质和其他蛋白质进一步分解。 这时,肉就已经腐烂了,不能吃了。
冷冻牛肉和冰鲜牛肉都是为了在牛肉成熟后更长时间地保存牛肉,达到鲜美的口感并保证营养价值,因此两种肉最大的区别在于储存方式。
冷冻牛肉是将宰杀后的肉在-25℃至-28℃的冷库中冷冻,使其核心温度低于-15℃,然后在-18℃的环境中储存。 冷冻过程中肉中的水分含量会增加约9%。 冰晶的形成会破坏细胞组织。 解冻过程中,组织细胞的汁液会沉淀,导致营养成分流失,口感变差。
冰鲜牛肉在宰杀后迅速冷却,在24小时内将牛肉的温度降低到0℃~4℃,并且在后续的一系列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都保持这个温度,所以冰鲜牛肉也是称为冰鲜牛肉。 冰鲜牛肉从屠宰到销售需要两天时间。 在这两天里,牛肉在适宜的温度下达到后熟阶段。 而且冰鲜牛肉没有冷冻过程,不用担心解冻而流失营养。 此时的牛肉松软有弹性。 口感细腻,汁液丰富,色泽比冷冻牛肉更嫩。
据百度百科介绍,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1930年代就开始推广冷却肉。 他们消费的鲜肉中,冰鲜肉约占90%。 我国冰鲜肉的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随着居民消费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冰鲜肉将成为未来肉类消费的趋势。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冷鲜肉,“买了冰鲜肉,但家里的冰箱只有冷冻层,冰鲜肉变成了冻肉”。
这个时候,小兵就可以自豪的说,美的微晶冰箱用黑科技,让你的牛肉保鲜!
将购买的牛肉放入美的微晶冰箱的微晶舱内。 微晶舱通过精准的温度传感探头实时监测牛肉的结晶状态,提供适宜的温度,科学减少甚至停止冷输送,抑制牛肉中的冰晶。 肉的大量生长,延长了肉的保存期限,保证7天不冷冻,不损失营养和口感。 将牛肉从冰箱中取出后,无需解冻,可直接制作美味佳肴。
(本文数据来源于:《如何区分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发表于《广东农村实用技术》。蒋家兴,《热风肉·冷冻肉·冰鲜肉商业化》发表于《自我保健》鲜肉有什么区别以及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