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菱 浙江慈溪建设红岭“共荣工坊”激活农村共荣“新引擎”

荸荠养殖户正在清洗荸荠。 胡丽琼 供图

中新网宁波10月8日电 (方坤 陈嘉玲 胡丽琼)小鸭睡枯荷,红妆绿罩绝配。 现在,正是红荸荠上市的旺季,荸荠种植户也面临着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 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胜山镇红岭基地,菱角农民宋正康正划着菱角桶穿过碧绿的菱角池,忙着采摘新鲜的菱角。 为了保证新鲜的口感,他必须在早上7点前将采摘下来的红荸荠进行冲洗和包装。

“现在正是红荸荠味道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收获12000多斤,市场价基本在10元一斤。” 宋正康告诉记者,与过去的“单打独斗”相比,现在红菱种植户有了统一的合作社红菱,种植规模和标准都得到了提高。 宋正康种植红菱已有十多年了。 六亩红菱每年给他带来近六万元的收入。

灵塘的荸荠农户正在采摘荸荠。 胡丽琼 供图

每一颗红菱都像一个“元宝”,装满了老百姓的口袋。 今年以来,胜山镇深入挖掘田园式“共荣坊”优势,建设红岭“共荣坊”。 胜东村红岭种植模式将向上蔡村、镇前村农民推广,组建以红岭基地为龙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后续,大批农民参与的红岭产业化联合体。小农户的利益将实现紧密相连。 提高单位面积水体产出效率10%以上,推动红菱种植规模和水平双提升,进而带动全区农业、餐饮、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区域。

目前,该镇红菱基地种植面积1000余亩,每年向各地市场供应红菱550吨。 每亩产值超过11000元,带动红菱种植户收入同比增长10%。

过去,凭借河网密集、水系发达等自然优势,胜山红菱种植主要集中在胜东村等地。 近年来,胜东村借助片区发展优势,与邻近的上蔡村、镇联手。 前村与其他村庄合并,成立胜东地区。 辖区内有个体种植户200余户。 他们以东岭果蔬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发了红岭品牌专属标识,注册了“胜山红”商标,采取“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方式。 胜山地产红菱产销模式统一包装、统一运营,提升了胜山红菱的附加值和影响力,推出胜山红菱特色品牌,实现“一红菱创产业、富民”。 “美丽的愿景。

如今,胜山镇通过规范生产、加强基础设施、推进产业融合等综合措施,搞种植、旅游,拉长产业链,将红岭基地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田园采摘、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地方。 新型农业旅游休闲网红打卡点累计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打造了乡村繁荣昌盛。

新鲜荸荠 胡丽琼供图

此外,该镇通过建设红岭文化展览馆、聘请红岭文化普及员、组织红岭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方式,深耕“清波红岭、大美圣山”等对外交流文化品牌,讲圣山红。 灵的故事。 开发新品牌“山美胜山,灵宝有礼”,设计灵宝IP,推出红菱糕点、红菱饼干等纪念品,进一步展现胜山红菱的文化魅力。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胜山镇将精准聚焦共荣党建特色,坚持“先富起来、帮助别人富起来、带动后人富起来”的理念,依托红岭“共富工场”进一步放大“党建+产业”富民效应,走出一条独特的共同富裕道路,更好服务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继续奏响共同富裕的“协奏曲”,并跑出共同富裕的“加速度”。 (超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