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膳研究会

国家高级烹饪技师、中餐烹饪大师、中药食疗大师、国家餐饮行业评委、

北京特技烹饪大师、国际烹饪大师、

法国国际厨师协会主厨、世界美食药膳大师、美国国际食品设计师协会高级顾问、国际餐饮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华美食药膳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兼药膳技术生产委员会主任,

首都健康营养与烹饪学会烹饪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科技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烹饪创新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烹饪药膳》杂志编委

北京电视台《吃全食》栏目烹饪顾问,北京工商大学兼职教授。

东方食品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学院客座教授

恢复

焦明耀,中药膳技术生产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现任中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华人食品药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食品联合会,中华药膳评审大师,中华药膳专业制作委员会主席,谭家菜第四代传人药膳,国家高级烹饪技师,法国国际厨师协会主厨,美国国际食品设计师协会高级顾问、国际餐饮协会副会长、北京工商大学兼职教授、东方美食学院客座教授、酒店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三十多年的烹饪实践,他以“专业与创新”为信条,以“传承与发展”为己任,不断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美味为基础的基础菜系,外观典雅大方。以养生为外延,以养生为内涵。 风格。 他认为烹饪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文化传承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的时代创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国家级大师的精心培养是他发展的重要源泉,其中包括晋菜大师金永泉、粤菜大师康辉、素菜大师林跃升、素菜大师马景海等。清真菜系、京鲁菜大师孙仲才、鲁菜大师史光南、谭佳菜大师陈玉良、陈玉良等十余位国宝级大师的精心指导和传授国宝级糕点大师郭文彬、宫廷菜大师董世国、凉菜大师董玉坤,以及在同仁堂御膳研究院多年的潜心研究,加上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上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多次在国内外烹饪比赛中获得金牌。

多次担任​​各类烹饪比赛评委、总评委。

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采访。

目前,他已成为中药膳生产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 人们一提到药膳大师,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焦明耀。

业务经验

2000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为焦明耀大师题词“天然形成”,并对焦明耀大师的养生菜肴给予高度评价。 同年被中国青年报评为行业第一学者并进行详细报道。

2001年,他被评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年轻厨师。

2002年,公司研制的“滋补官菜”获得国家专利。

2003年,他凭借国家工商总局专利的“滋补官菜”和国家工商总局首创的“生态餐饮”理论荣获“国家商业科技进步奖”;被专家盛赞为“为中国食品科学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4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周铁农题写“吃为健康”。

2005年,他被国际餐饮协会(IFBA)认证为国际烹饪大师。

2006年,我们在中外友好协会领导的陪同下,代表华人烹饪界与多米尼加议长亚历克斯·奈特阁下进行了烹饪交流。 他以烹饪为媒介,为中非友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北京青年报》整版宣传。

同年,他受邀代表中国参加“中国烹饪之旅”到台湾、澳门等欧洲十个国家演出和交流,获得广泛好评。 北京电视台《漫游世界》栏目做了全程跟踪报道。

2007年,他接受挪威著名电视主持人亨利先生关于中餐发展的采访。 并发表在《中国食品》杂志上。 2008年,其著作《营养观复菜》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世界美食图书“奥斯卡”上荣获最高奖——“名人堂奖”。 一举打破了欧洲国家对该奖项的垄断,为亚洲人民赢得了荣誉。

2009年,中国烹饪协会创始人之一、北京市原副市长郭显瑞为焦明耀大师题写“极品中的极品”,并高度评价了焦明耀大师的烹饪成就。

2010年,纺织出版社出版了以海参为主题的养生专着《厨师的海参美食》。 出版多本养生书籍,得到社会良好反响。

2012年,作为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兼总指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成功组织举办了第七届全国药膳大赛,受到国家领导人孙福龄的赞扬。 红军空军著名老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为焦明耀题词“铁肩担道义,巧手写文章”。

同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名厨》(第一卷),其传记也被载入《世界名人录》、《烹饪名人录》和《首都》烹饪大师”。

2014年,担任第八届全国药膳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兼总指挥。 他为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赛,普及药膳知识、传播药膳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年,率领中国药膳代表团参加30多个国家参加的“韩国青山世界药膳大赛”并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光。

2015年主编《当代烹饪艺术家健康菜谱》。

2016年,其药膳烹饪专着《中国药膳》正在编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