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粥 立冬节气养生有好方法

11月8日标志着冬天的开始。 未来天气变化,保暖防寒就更加重要。 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桂伟提醒,入冬后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市民在身体调理的各方面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日常生活中预防感冒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 除了老人和儿童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病、肾病患者也是易感染人群。 最好接种流感疫苗。 日常生活中预防流感,应注意个人卫生,少去公共场所,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

另外,每天用热水泡脚一次,可以改善脚底的血液循环,驱散风寒,预防感冒,但要注意泡脚的时间不要太长; 艾灸两侧足三里穴,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还可以通过燃烧艾叶或艾条来熏蒸室内空气,排出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但呼吸道过敏的人要慎用; 通过按摩太阳穴、大椎穴、迎香穴、风池穴,或者进行简单的头面部按摩,通过按摩面颊、揉鼻、颈肩等进行保健。

饮食以温热为主

立冬之后,人们“进补”应该给胃肠道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 比如可以先吃淡味的花生红枣汤。 另外,冬天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 小麦粥能养心除烦,芝麻粥能补精滋阴,萝卜粥能消食化痰,茯苓粥能健脾养胃。

天气寒冷时,要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这对抵御寒冷非常有利。 人们可以多吃糯米、高粱、板栗、大枣、核桃、桂圆、韭菜、南瓜、生姜、牛羊肉等温性食物。 同时,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可以增强适应寒冷的能力。 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另外,冬天吃一些辣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

早睡晚起茯苓粥,让心灵得到休息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潜藏在里面。 因此,在精神调理方面,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隐藏。

同时,如果衣服穿得太少、太薄或者室温太低,就容易感冒,消耗阳气; 如果穿太多、太厚的衣服或室温太高,汗毛孔就容易张开,体内的阳气就会被耗尽。 也不允许躲藏,因为寒邪之气很容易侵入体内。 进出家门时注意添减衣物。 (庄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