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奖学金、新游游、观察者网、人民日报、微博、各高校官方微信、国家人文历史
编辑| 院士
食堂是学生“三点一线”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一条微博:
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同学晒出了自己大学四年在食堂吃饭的照片。 它们并不精致,但足够温暖。
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这些简单的家常饭菜也引起了不少网友对学校食堂的回忆。 很多人表示,毕业后就再也尝不到食堂的味道了,尽管在学校的时候很不喜欢食堂。 但我真的必须离开。 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想着简单的菜肴,怀念食堂阿姨们握手时多吃的一勺肉。
说到大学食堂,其实这里又是各个大学明里暗里角逐的另一个战场。 这里,我们不看科研指标,也不看论文数量。 每个人都公平竞争,并且仅根据品味进行竞争。 有的靠几道“特色菜”晋升“吃大学”,有的靠“独特口味”出局。 但大多数都逃不开“真香法则”:食堂永远比别人家的好。
谁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学”?
小秋根据“2018年高校食堂50强”榜单做了一个小整合。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几所大学食堂,品尝几款招牌美食。 相信看完这场充满烟火气的比赛,最终一定能找到你心中的冠军。
中国农业大学
说到吃,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农业大学食堂一直被誉为“北京第一大学食堂”。 菜肴不仅品种多样,而且色香味俱全。 荤素搭配也非常健康营养,让你的味蕾惊叹不已。
自助餐的餐点选择是它的一大特色。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任何菜肴。 每道菜、主食都是定量配给的,避免了餐厨“凭心情做菜”造成的就餐体验不佳等问题。
公主楼二楼整个餐厅都是自助空间,一侧是开放式自助柜台,另一侧是新鲜制作的橱窗。 炒菜、面条、烤肉串、水果、饮料一应俱全。
那里还有烤鸭、牛排、饺子,真的什么都可以做。
是的,你没有看错,零食有十几种。
且且品种繁多、款式齐全,难怪被称为“京城第一”。 但你认为仅此而已吗? ,这只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基本操作。
据说,在中国农业大学各个食堂,厨师们偶尔会联手举办土豆烹饪大会,让你品尝到50种用土豆制作的菜肴; 或者时不时地举办牛羊肉文化节,邀请学生免费吃肉。
用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话说:在这里,吃,一切皆有可能。 据说有一位同学想吃松鼠桂鱼,在校长邮箱里留言。 几天后,这道菜就在某个窗口端上来了。 是不是很幸福呢?
松鼠桂鱼8元一份
这样的大牌菜品,几天之内就能被纳入食堂菜单。 农大食堂的实力不容小觑。
而且,作为农学院,听说学校会定期推出时令时令食品。 比如粽子、黑米、菠萝米、青粽……还有学校营养专家配制的东西,比如几种口味、不同功能的豆浆,可以养发、益智、护肤、养颜。美……此外,农学院的科研新品也会时不时推出。
真的很好吃!
华中科技大学
先看说明书再吃
华科大学之所以如此强大,不仅在于它的校友都是科技大腕,还在于食堂的数量。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笑话:“在华中科技大学,不管别人有什么,我们总是回答:‘我们学校有35个食堂。’”
这所低调的“南方小清华”,在食堂数量上一点也不谦虚。 食堂35个,一个月伙食不一样。
西1、西2、东1、东3、学1、学2、百会、白品、百味、百盛园、西园、西华、东四、东园、东丽、东炯……每年都有大学新生怀疑自己的成绩住的路上找到一家食堂。
同学们和学长们看不下去了,纷纷过来帮忙。
于是,就有了自己的吃货地图:
我也有自己的食堂指南:
理工科学生的严谨不仅用在学术上,还用在饮食上。
西邑名声最好。 用餐环境有数百种景色。 云源有很多选择。 如果你想吃自助餐,就去东邑吧。 女孩子都喜欢去豫园……各个食堂的王牌,在华科大人心里都是尊贵的。 清晰、直接。
没有最好的食物,只有更好的食物。
汤汁肥美饱满,第一口就看到圆滚滚的肉馅。 因为味道鲜美。 价格实惠,豫园食堂的汤包还是每人限吃两个。
早上醒来,集贤楼热干面+豆浆的标准早餐,已经成为华中大学学子们最熟悉的味道。 最重要的是,价格只要2元一份。 可以说性价比极高。
另外,夏天还会有西瓜凉粉、甲鱼糊、凉菜等。
在这里,只要你足够耐心,说不定也能get到张小龙、罗振宇、姚欣的同款……
从华科科大走出的科技巨头。
35家食堂培养的学生每年有三分之一留在武汉,成为光谷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清华大学
难忘的“海贼王八”酸奶
听说生活在清华大学的学生每天大概会经历2到3次这样的心理挣扎。
这些都是清华食堂数量多带来的小烦恼。 然而,除了数量之外,首先吸引学生的还是食堂的名字:紫荆园、桃李园、清芬园、丁香园、听涛园、文馨园。 、官愁园、锦春园、荷花园、芝兰园、玉树园……
中午我们去清芬园吃午饭,好吗?
晚上去紫荆花园约个怎么样?
听说桃李园出了新产品。 你想尝试一下吗?
突然,我觉得去食堂随便吃顿饭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而且玉米炒葡萄,它每个食堂的菜品都大不相同,甚至在同一个食堂、同一楼层、同一窗口,每天都能享受到新菜品。
早上可以吃一碗馄饨,汤鲜美,馅料可口。 皮薄肉厚,一口咬下去就很美味。
中午吃了一份鼎香园的河南卤面。 羊肉汤味道浓郁,面条滑嫩有嚼劲。
美食虽多,但清华流传着一句话:
无论是期末考试结束、朋友聚会、工作录用、爱情结束,总能吃上一顿麻辣火锅。 如果一顿饭不够,就吃两顿。
可见,治愈又欢快的麻辣烫在清华食堂的众多美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或许,它的多变性更能契合此刻的心情,从而给人一种发自内心的舒畅感。 荤素随意选择,微辣、中辣、少辣少辣、多辣多辣、不辣不辣。 葱、姜、蒜、花椒、豆瓣……调料超多,而且厨师经验丰富,只要15元就能吃到,真的没有你不喜欢的可能。
图片来源:微博@唱童-艾伦视频
如果两顿香喷喷的锅饭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一定是因为你忘了它——清华牌酸奶。
在清华大学,学校自制酸奶早已成为大家的标配菜。
据一位接受采访的清华学生说,“一元八十一袋,我已经喝了四年了,每顿饭都少不了酸奶,算是我在学校的深刻记忆。”
这种只有学校食堂才有卖的酸奶,是无数清华学子毕业后都会怀念的味道。
2018年酸奶换新包装
清华大学原十五食堂现在是豆制品和乳制品生产车间,酸奶从这里配送到整个校园。 清华大学美食中心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制酸奶的总销量超过了食堂各类饮料总销量的70%。 印有“清华校园产”的酸奶早已成为清华学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为真爱做一套周边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清华,我吃饭时有一块价值18美元的酸奶。 就一个字“正宗”。
北京语言大学
足不出户就能吃遍全世界
作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BU在全国拥有最多的来华留学生,超过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走在校园里就像走进联合国总部。
万国旗是北京语言文化活动的风向标。 一旦种下,就会发生伟大的事情。
俗话说:“不到北京,不知官小”。 那么当你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这个“小”就会被放大N倍。
联合国副秘书长、埃塞俄比亚总统、哈萨克斯坦总理、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等都出身于北京语言大学。 “小联合国”的美誉是当之无愧的。
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国际化胃口,北京语言大学在餐饮方面也全力推进国际化。 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很多“洋菜”。
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最大的学校里,有一座五层的青岩楼,它几乎成了校园的地标。 隐藏着中西风格的多种风味。
青岩塔的名字取自“江清海清,天下太平”。 “清宴”亦有“清宴”之意,寓意宴会清新淡雅。
一楼属于基本风格,是校园里最受学生好评的区域。
所有窗户上方都明码标价,各种家常菜按照价格分类。 学生可自主选择并统一结账。 低价菜品低至0.8元。 “2元吃饱、3元吃好”不再是梦想。 冷菜窗色彩丰富,菜品附有柔光滤光片。 拍照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小资餐厅。 接受采访的“本地吃学生帮”表示,他们最喜欢一楼。 唯一的缺点是你必须“抢”才能得到食物。 一般中午12点、下午6点之后一楼的食物就卖完了
二楼基本与一楼类似,但不标明价格,只分为特色菜、高档菜、中档菜、低档菜。
三楼可以说是最“国际”的一层。
三楼在热饭、盖饭、各种面食、麻辣香锅、麻辣香锅、蒸饺、烧卖等中国传统美食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口味改进,有的更贴近外国人,有的更贴近外国人。与他们的不一样。 吃和喝是有距离的,但因为一次尝试就爱上了,比如麻辣香锅、麻辣香锅。 为了给留学生提供方便,三楼的大部分菜单和菜名都标有菜品的英文名称。
此外,北屿还有很多专门的涉外餐厅。 比如青宴三楼就有日式、韩式、泰式美食。
还有专门的清真餐厅,味道浓郁,手抓饭、大盘鸡肉、馕炒肉、烤包子、大羊肉串,让各国学生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不过食物的价格和餐厅的装修一样漂亮~
在北京语言大学,真的没有你想不到的,也没有你吃不到的~
同济大学
我们有一个小吃摊
同济大学,一所大学,为了防止学生在校外吃到不卫生的深色食物,干脆在食堂摆卖小吃摊。 “吃在同济”可以说是上海学生根深蒂固的观念。
小龙虾、烤鱼、烧烤、火锅……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有。 深夜闲着没事,约上读书的朋友一起去吃烧烤吧。
食品摊位的营业时间为 19:00 至 23:00。 每晚营业的四个小时里,接待了千余名学生,小龙虾等热门菜品几乎每天都被抢购一空。
一人仅需30元,就可以坐满一桌!
同济烤鱼
学校方面表示,开设校园大排档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和政府的需要。 学生们在深夜学习后饿了就会吃夜宵。 因此,近年来,同济校园外开设了数百家“黑暗餐厅”。 既不卫生又昂贵,因此学校希望通过提供实惠、干净卫生的特色大排档来吸引学生回校就餐,而不是吃不干净的食物。
然而,大排档只是你在同济能吃到的一小部分。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小七,你的编辑不粗心,大排档的“排”和“蛋”字之间多了一个符号。 别担心。 切掉鸡腿。 因为接下来就是小秋要介绍的重头戏,那就是同济的“大排”。
知乎上一位同济学生表示:其他学校也举办百年庆典,炫耀名人和科技成果。 当然同济也有炫耀这一点,不过台上还有一道红烧牛排。 你能想象吗? 。
在同济,如果你没吃过“大牛排”,你可能就是个假同济人。 同济大牌有多受欢迎? 很多学生第一次看到“同济大排档”这个新闻标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大排档”。 我觉得把大排业务分拆上市是不可能的。
同济大学的荤菜招牌菜“大排”曾在《天天向上》节目中播出过,真不愧是“吃在同济”这句话。
早在1979年,同济就成立了餐饮部(现餐饮中心)。 当时,校园内有10个食堂:5个学生食堂、2个教职员工食堂、1个留学生食堂、1个清真食堂和1个专家食堂。 在物资不够丰富的年代,同济食堂努力创新。 在烹饪比赛中,它采用西做中餐、中做西餐、北做南菜、南做北菜的方法,实现了菜品的飞跃。 上海的大学中,同济大学的餐食种类最丰富。
而大派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的。
另外,同济的设备比较齐全,尤其是可以储存肉类的冰箱。 牛排、里脊肉的供应比较充足,因此荤菜相对便宜。 20世纪80年代,同济牛排每块1.5分钱,吸引了周边学校的学生。 非常贪心。 慢慢地,“吃在同济”的说法就流传开来。
云南大学
最浪漫的事就是带你去吃玫瑰花
在云南大学,不用我告诉你你也应该知道:这里的玫瑰不是用来送的,而是用来吃的。
每年花开时节,云南大学食堂都会成为热搜话题。
而这一切还要从学校2016年开设的大型玫瑰园说起……
当大家以为韵达大学刚刚开了一个新景点时,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却说:“这只是我们种的一道小菜。”
从2018年4月至今,学校食堂已用玫瑰花烹制了32种不同的美食,如:
炸玫瑰花,香脆可口。 它是学生的必备品。
玫瑰椰奶果冻,如果你能抢到,你就是整个餐厅最耀眼的小仙女。
此外,还有鲜花包、玫瑰汤圆、玫瑰面、玫瑰粥、玫瑰沙拉、玫瑰煎蛋等主食,以及玫瑰奶冻、玫瑰柠檬水、玫瑰银耳汤等一系列饮品。等等。 他们中的许多人很受学生欢迎。 一到吃晚饭的时间,学生们就会蜂拥而至。 如果迟到,有些玫瑰花结就会消失。
这些玫瑰来自学校40英亩的花田。 不使用农药。 工人们用手把杂草一根一根地拔掉。 最终成为了云先生每月的口粮。
在云南大学的食堂里,浪漫是一个很简单的词。 喝一口,你就可以说你拥有了整个玫瑰园。
华东师范大学
网红菜品始祖
华东师范大学食堂用网红菜品撑起中国第九大美食。
早在六年前,这里就推出了“玉米炒葡萄”,堪称高校网红菜品的鼻祖。
学生们最初对葡萄/草莓炒玉米有些抵触,但总有真正的勇士敢于贡献。 没想到这道菜清新宜人,酸甜可口,很适合夏天……
此外,樱桃番茄排骨、菠萝鱼片、蔬菜酱炸鸡腿、哈密瓜炸巧克力鸡丸等异国风味菜肴也开始流行。
华东师范大学最受欢迎的菜肴分分钟挑战你的审美底线:
抹茶色炸鸡腿 图片/美食站
而且,华东师范大学的食堂做得“小清新”,也能容纳“重口味”。 我们来看看这个“红烧甲鱼”
红烧甲鱼12元一只。 买了的都说好,买不到的就得等到下次早点去抢了。
可以说,华东师范大学食堂全面贯彻了“求实、创造”的校训,和它所在的城市上海一样,成为了大学餐饮圈的时尚偶像。
西南政法大学
【冰镇】麻辣烫
在离不开火锅和辣椒的川渝地区,夏季怎样才能在热与辣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呢? 西南政法大学食堂工作人员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冰麻辣烫”
把汤冷冻起来然后压碎制成的冰沙是这道菜最关键的主力。 于是,“不辣不辣的麻辣烫”就诞生了。
当然,吃完也不用担心腹泻,食堂工作人员表示
听说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怀念这个味道,专程回学校吃。
此外,西南政法食堂还继承了川渝地区吃串、吃火锅的传统。
深夜食堂堪称深夜毒药。 晚上7:30到10:30有烤串、烤红薯皮、肠粉、炸田螺等各种小吃。
我们来看看小火锅。 它不大,但却融入了重庆火锅的灵魂。
底料由郫县豆瓣酱、永川豆豉、甘孜酥油、汉源花椒制成。 蘸料有香油、麻油、蚝油、熟菜油、蒜泥、陈醋等,可以自由配制。
在西南政法大学,考完试一定要吃火锅。 如果没有时间外出,也可以在学校里享受火锅的味道。 这样你就舒服了~
一句话:“巴很舒服”
厦门大学
食堂阿姨手段高深
在厦门大学读书时,除了和游客玩游击游戏,还要和食堂的阿姨们比智力。
南光食堂(厦门大学最受欢迎的食堂)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厦门大学学生和南光阿姨的“内心戏”:
问:我希望早餐能吃土豆泥。 希望沙爹面能有鹌鹑蛋。
A:土豆泥有点难,请放过我吧。 真的没有人剥鹌鹑蛋。 你或你的同学为什么不考虑来食堂勤工俭学剥鸡蛋呢?
Q:我想吃生菜,但是二楼的外卖盒太高了,怎么办?
A:沙茶面窗口有生菜,欢迎品尝。
关于二楼打包和覆盖的问题,我建议您:
(1)找男朋友或者其他同学帮忙
(2) 本建议书右侧一楼小卖部也有包装盒,请参阅↘
厦大第一刽子手不是鲁迅,也不是易中天,而是每天给你送饭的南光阿姨。
除了讲笑话,阿姨们的关心也显示在LED屏幕上。
但说到做美味的食物,阿姨们却毫不含糊。
比如,这就是厦大食堂花最长时间才吃到的甜点——老婆饼。
来源:梨视频
今年,厦门大学南光食堂的老婆饼再次荣登厦门大学美食榜榜首。 供应量有限,每天280块,大家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就为了吃一块刚出炉的老婆饼,捏一捏就碎的那种。
学生们说:
“老婆饼虽多,但厦大独尝,毕业走人,就再也没有了。”
除了冠军老婆饼,厦大食堂还有很多受欢迎的特色菜。
在海边,除了欣赏海景,当然少不了海鲜、海鲜、海鲜。
然后是沙爹面。 起源于厦门市的沙茶面,在厦门大学也一定占有一席之地。
沙茶面的妙处在于用沙茶酱熬成的汤。 沙茶酱的主要原料包括虾米、鱼干、葱、蒜、姜等十几种配料,经过多道工序油炸、磨碎。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做出来。 这种面条融合了大海的鲜美和食材的辣味。 如果不能满足厦大人的胃,说明阿姨今天做的不正宗~
厦门大学的食堂,除了美味的食物,更多的是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这里,吃饭变得更加有趣。
吉林大学
食堂拥有一座城市? ?
吉林大学作为全国最大的“巨无霸”大学,在吃方面同样引以为豪。
这些堪比“厨王”的盘子和菜肴并非来自五星级酒店,而是来自吉林大学举办的美食文化节。
每年,吉林大学的顶尖厨师齐聚一堂,进行PK。 在这样的氛围下,吉林大学食堂成了卧虎藏龙的地方。
雪花蛋糕、慕斯蛋糕、抹茶毛巾卷……平日里只能在蛋糕店才能看到的甜品,被90后糕点师王英潭带到了食堂。
是什么让吉达有信心以一己之力支持一场厨王大赛?
当然比姬大还大! 吉大太大了,根本装不下一座城市。
用长春人的话说,长春位于吉大利。 吉林大学有六个校区、七个校区。 无论您身在长春的哪个地方,您都可以在附近找到吉林大学校园。
有的同学要穿越大半个长春去吃饭约会,有的同学则因“异地校园恋”而分手。 当您在长春乘坐公交车时,您的手机通常可以连接到:JLU.NET(吉勒大学校内WIFI)。 甚至有人调侃:“逛完了吉大,你就逛完了长春”。
所以,可以说,吉林大学的食堂囊括了整个长春市的美食~(小七个人意见,具体情况以为准)。 如果有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去六个校区逛逛,换换吃的。
比如南岭校区的豆香煎饼、和平校区的拉面、南湖校区的水煮鱼等都很受欢迎。 中心校区的美食更多,新子园的拉面、砂锅,第四食堂的鸭血粉丝、烧烤拌饭、基础园的铁板饭、新食堂的饺子……
校园里的拉面家伙总是温柔而友好的,一年四季他的窗户总是有队列。 当社区仍然被胜过时,他与同学组成了一个微信团体,以在自助餐厅窗口中收到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十多年来,他拒绝了其他所有工作机会。 他只是想留在吉达(Jida),做一碗拉面,向同学大喊:“拉面已经准备好了!”
冬季,吉林大学的自助餐厅也将遵循“东北趋势”,并开始销售炖菜。
每个食堂将有一个专门用于销售炖菜的区域,类型相似:鸡肉炖蘑菇,萝卜炖的牛肉,海带炖肋骨,酸菜炖的白肉,豆腐炖的鱼头,番茄炖牛肉炖牛肉。 四到五个大锅粘糊糊的粘糊糊,一个碗范围为6至8元和2或4个米饭,这只是寒冷的冬天最温暖的时刻。
在中央校园的新自助餐厅的二楼炖
如果我想谈谈其他事情,我必须说吉da的米饭。 每一粒米饭都充满了碳水化合物,可爱和温柔,并且很香。 来自南方的一名学生曾经在吉达(Jida)住了半年,开始让他的家人在网上购买东北大米。 他似乎从南方饲养了将近20年的南方米饭兴趣。
也许,从这里出来的人或多或少是东北。
这是吉林大学的食堂,这是一个充满了东北东北地区大胆风味的大型食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美丽”就足够了
如前所述,许多学校食堂拥有独特的菜肴,使他们脱颖而出,但中国南部航空公司有所不同。 他们的自助餐厅确实实现了“基于外观的饮食”。
让我们先看一些动画
是的,这不是一家高端餐厅,它实际上只是一家餐厅!
咆哮
在这里用餐时,屋顶就像庞大的星星。 如果您想找到某人,坐标在地下或土星之下…
这只是中国南部航空食堂的一部分,作为国内航空航天专业高等教育机构。 中国南部航空公司也有一个以航空为主题的食堂…
不是很高吗? 我将直接带您体验VIP服务!
▼
从窗户传来的“眩光”使我感到自己每分钟都在云中吃饭。
顺便说一句,据说自助餐厅中也有飞机,包括愚蠢的C919和J-10型号,非常酷!
(我不知道它现在仍然存在)
此外,中国南部航空公司的其他主题也有更多的食堂。
例如,一个充满活力的运动食堂
一家充满古老风味的民族餐厅
还有一个书本食堂,带有书籍的香气
真的每个人都很漂亮
当然,自助餐厅是如此美丽,所以不能错过食物〜
品种和廉价的价格。 这里的食物比飞机食物好得多〜
但是,尽管现在看起来很不错,但第一代中国南方航空的成年人没有那么好的环境。
1952年,中国南部大学建立在511工厂的基础上。 明朝的帝国宫殿校园仍在废墟中,中间有几个蔬菜田。 老师和学生白天将旧飞机工厂的建筑物用作教室,晚上宿舍,然后在露天闲逛。 在中国南部航空公司进行了数十年的建设之后,它已成为今天的现状。
工厂511最初是1949年成立的空军工厂21,后来准备建造南京航空学院。
这些校园上的旧飞机有自己的传奇。
中国南部航空公司的自助餐厅从废墟发展到“银河系”,并培养了中国航空的批次。
实际上,是否可以以其柔软的力量来看待一所大学。 自助餐厅可能是大学和大学在“进食”方面的全面力量的体现。 例如,在有国家补贴的学校中,餐点的价格不太昂贵。 食堂越多,人口就越繁荣。 鼓励创新的菜肴,并组织美食节,校园生活将得到丰富。
当我在学校时,自助餐厅不可避免地是批评的目标。 要么太单调了,太奇怪了,太油腻了,要么味道不足。
但是,您确实必须等到毕业才意识到学校自助餐厅对您的大学生活有许多回忆。
当然,我还没有时间介绍很多大学自助餐厅。 谁是真正的美食大学? 恐怕一千颗心有一千个小村庄。
这可能是永远无法赢的游戏〜
本文的来源:奖学金,心脏青年,观察者网络,人类日报,微博,各种大学,民族人文学科和历史的官方微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