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可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 选择种子时,应根据栽培目的进行选择。 具体措施如下:
1、保温及育苗
1、选择无疤痕、无病变的薯块作为种薯。 为防止紫薯黑斑病等病害的发生紫甘薯,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
2.苗床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面、地势较高、土质疏松的沙质土壤作为苗床。 苗床的宽度和长度取决于圆形土地。 每亩施腐熟人粪10-15吨,吸干土壤后播种。
3. 整理土豆种。 一般在3月中下旬育苗。 当温度达到15℃左右时,将紫薯放在苗床上。 每平方米放置种薯40公斤左右,背面朝上,头稍高,尾部沾泥,斜插于苗床中。 床土中,用腐熟的猪圈粪10-15担均匀覆盖种薯,然后盖1.5-2厘米细土,直至看不到种薯,盖上一层薄薄的稻草。 用水彻底浇灌苗床。 然后再盖上“三层膜”(第一层膜平铺,第二层膜为小拱形,第三层膜为大拱形)。 密闭保存7-10天。 种薯发芽后,注意高温烧苗。 当膜内温度达到30℃时,揭去地膜,打开小棚两端通风降温。 根据苗情及时用人畜粪水追苗。 当马铃薯幼苗长到8-9个叶节时,即可采苗分批移栽。
2. 取苗并种植
1、整地、施肥。 紫薯是喜钾、忌氯的作物,因此需要较多的磷、钾。 整地时每亩施45%硫酸钾复合肥60-70斤作为基肥。 结合基肥施用,每亩用47%乐斯本0.5-1斤配成1000倍液喷于地面后深耕,防治地下害虫。 然后将隔间分成脊,脊间距为2.1英尺。 成垄后立即喷施多尔或乙草胺芽前除草剂,防除杂草。
2. 取苗并种植。 选择壮苗,剪去5-7个叶节,留下2-3个叶节,有利于提高种薯利用率。
种植密度:春薯间隔1英尺,每英亩3000株; 夏季土豆间距 8 英寸,每英亩种植 3,500 株。
种植方法:采用窄脊单行或双脊双行种植,将2-3个节插入土壤中。 阴雨天宜浅斜栽,苗尖朝南。 定植后,浇足水以生根。
3.采收与储藏。
种薯要求10月中下旬收获; 新鲜的紫薯推迟到11月初,必须在霜冻前收获。
贮藏前应清理马铃薯窖并清除表土。 入窖前将土豆晾干1-2天,让伤口愈合; 储存时,前期注意通风除湿,后期注意保温保湿。
鲜食型选择口感好、色素含量适中、抗病性好、薯形美观的品种; 加工类型选择色素高、抗病性好、出粉率高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