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记者 江雪芬
李子柒在网络上走红。 有人称赞她是文化输出,充满东方美学的诗意田园。 还有人质疑该视频是否真实,指责她过度美化乡村、卖人赚钱。
走田园路线的郝石也遭遇了人品质疑。
2016年,郝石进山拍摄了一段短视频,名为“听说泉水做的方便面特别好吃”。 镜头里的他全程没有说话,专注于做饭和吃饭,但网上却获得了数十万的浏览量。 赶上短视频潮流,他成为美食博主、野餐一哥。 三年多的时间,他已经收获了数千万粉丝,其中海外粉丝超过20万。
喜欢他的人认为,与走精致审美路线的博主不同,他有更明显的村民属性。 他素颜打扮得像个农民,皮肤黝黑,略显胖乎乎的。 他行走在山野间,展现了中国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 而踏实的乡村文化也是文化输出。
但也有人觉得,与李子柒相反,他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粗犷、未经改造的乡村生活,只知道吃,没有审美,但有一种愉悦感。 食物看起来不雅观,与真实的农村生活不符。 。
食品行业泥石流,另类文化输出?
1994年出生的郝石,大学毕业后从河南来到杭州从事娱乐、笑话新媒体工作。 因为吃东西的样子让人看起来很有食欲,他出于好奇进入了美食短视频行业,后来在网络上走红。
过去两年,他上传了150多个视频。 小龙虾、酱肘子、锤打牛肉、烤串、手抓羊肉饭、东北杀猪菜年饭、石磨豆腐等中国美食常常吸引数十万观众。 最高峰时,观看次数超过 1200 万次,评论超过 3500 条。
他对食物的要求非常严格。 以抓小龙虾为例,他要提前准备好抓小龙虾的竹篮,晚上放下,第二天就能收获满满。 他用牙刷清洗,加香料,炒,最后和啤酒一起吃。 津津有味。
和李子柒一样,夜视的视频中也没有外语翻译。 但这根本不重要。 视频中他没有说话,他的沉默也没有阻止外国粉丝放“彩虹屁”。
来自意大利、印度、巴西、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网友为他打气,表示喜欢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食的热情。
有粉丝看了视频流口水,强烈要求他用英文标注食材,并嚷嚷着要学烹饪技术、买迷你烧烤工具。 外国网友看不懂“螺蛳粉”,但还是乐于看他丰富的表情,对神秘的东方美食充满好奇。
接地气的美食短视频也能带来财富。 夜视广告联盟单月收入超过2万元。 在国内,也吸引了众多品牌和活动的合作,年在线商店和其他广告收入超过800万。
很多粉丝留言表示喜欢中国,喜欢这里宁静祥和的自然风光,想去那里看看; 有人询问视频拍摄的地理坐标,并直言想和他一起环游中国。
要求他更新的呼声不断,网络上也有批评声,指责他做蛋糕的方式油腻、不优雅、不专业。 他总有一种80年代的感觉,很容易让人对农村贫困落后的刻板印象。
现场演讲的时候,人物性格会被质疑吗?
近日,郝石又遭遇新一波质疑。 他在直播中发言后,粉丝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讲述发生的“医学奇迹”。 有人担心这会与自己所信仰的中国田园文化渐行渐远,远离城市的喧嚣,追求原汁原味的美食和宁静朴素。
他根本不在乎。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网红都不负有为大众创造梦想的责任。 叶师兄是生活中的知足人物和他自己。 出名、树立品格、过好每一天的生活,都不在他的人生规划之中。
他想要传达的有趣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是“不要让人们认为这就是他们在乡村的生活方式,或者城市必须充满高楼大厦,但他们仍然可以过有趣的生活”。
晚上六点,办公室里热闹起来。 大家要么开会吃饭,要么准备下班。 郝石看上去有些疲惫。 他咳嗽了一声,拿起手机询问直播时间。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山区乡村工作。 他在山上待了20多天,下午4点才回到办公室。那天,他因为感冒,午餐吃得很晚。 直到7点30分,他仍然没有胃口,甚至说不想吃晚饭。
但直播一开始,他立刻就来劲了,一边和搭档聊天,一边吞下一桶火鸡面,辣得满脸冒汗,还喝了6盒牛奶。 网友们疯狂留言:“看到了活生生的野食小伙”、“深夜不忍心毒死自己,囤了一堆好吃的”。
在同事的印象中,郝石在野外拍摄时极其自由。 短视频中的他表情丰富,是一位好演员。 他一个人在山里牵着鸡转圈,用实力演绎了一部本土版的偶像剧。
镜头外的他也是一位好演员,善于言谈,热爱表演。 和朋友一起旅游时,他没完没了地跟游客说话,讲解景点,差点就拐走了旅行团,让别人以为他是导游。
在同事的手机视频中,他模仿办公室里的明星,靠在门框上,抚摸着头发,唱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起吃饭,吃着同样的烤串,郝石的脸油光发亮,感觉很幸福,让人隔着屏幕都感觉到香气。
角色会绑架你,没有网红包袱
做饭的时候,郝石有一个习惯,就是屏蔽掉周围的声音。
他的父母看视频会着急:“你也应该说点什么,告诉大家这个有多好吃。”
但他受不了喋喋不休:“这样就不确定是配方、效果还是背后的情感了。” 不讲的是视频内容创作的需求。 他只想专注于食物原本的胃口,享受纯粹的饮食。 的喜悦。
无论他是中国本土版的贝尔,还是从不说话的网红,他都不想被所谓的人格绑架。 人们在现实中会和你接触,如果距离镜头太远,他们就会感到失望,而他担心这种失望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郝石的生活很随意。 平时拍摄地点多在山区、乡村,人烟稀少,他对“红色”没有概念。 在公司配备工作车之前,他经常乘坐地铁出行,不用担心被认出来。
有一次,大热天,他的人字拖坏了,他舍不得扔掉。 他跑到附近的一家便利店买了胶水来粘鞋子。 店里,他被一旁的阿姨盯着看了很久。 对方询问并确认是网上的野食佬后,连声表示“我儿子很喜欢你”并索要合影。 他觉得这很有趣。
此前,他轻装出行时,最红的一次是在西安夜市的美食街被五六人认出,并在一晚上与其合影。
尽管现在他已经收获了数千万粉丝,但他仍然没有网红的负担。 月薪6000元的他,每天花100到200元网购衣服鞋帽,背着旅行包,里面装满了赞助商提供的当当装备。 径直出了门。
幸福永远大于痛苦
赶上早期的短视频红利,或者是在MCN机构的支持下,Papi酱、小野、李子柒等博主迅速走红。 2019年,直播带风起飞,一时间火爆程度无与伦比。 李佳琦成为口红一哥,薇娅牢牢占据直播带头。
野石所在的公司,在默默分享美食的同时野食,也感受到了压力。 它正在探索创建流行内容和测试商业水域之间的空间。 推出了网上商店,与工厂合作推出了牛肉酱、猪渣等产品,加速了野食的发展。 小歌的脚步系列产品。
但郝石依然是那个无情地活着的人。 他只负责内容创作,吃和玩是他生活的主旋律。
他很喜欢《西游记》题材中的一个场景,他开车行驶在草原上,眼前突然出现一个电影屏幕。 创作内容包含了他的童年和快乐。 那时候,他在乡下奶奶家看电影,捉蚂蚱,捉蝉……
目前,该团队平均每周发布一部故事片。 随着发行渠道越来越多,拍摄内容也越来越多,他也有压力。 他告诉自己不要任性,“如果有感情,以后就没有合作了。”
拍摄并不总是顺利。 比如我们找到一条小河,拍摄的时候下雨了,河水上涨了,我们就得重新去找。 挖笋需要3个小时,有时一天甚至连一根笋都找不到。
最无助的时刻是他拍摄海鲜粥时退潮的时候。 为了抓蛏子,他穿着连身裤在泥地里匍匐前进。 阻力很大,他挣扎了很长时间,直到筋疲力尽。
但他觉得幸福永远大于痛苦。
像树一样活得更长久
虽然被同事们称为“话不多的演员”,但郝石第一次见到他时却很少说话。 他说自己属于慢热型,害怕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习惯了收缩自己。
随着网络人物的崩塌、网红的堕落,他在创作内容的时候也越来越谨慎。 他关注时事和直播政策,研究用词、场地等,不走极端、越界。
他形容自己是一个充电宝,必须时不时地充电以积累能量。 闲暇时,他喜欢看漫画和电影,期待产生更多创作灵感,延长内容的生命周期。
“人们对个性的期望越高,对商业的期望就越低。” 尽管他在直播间里说话了,但在视频中他仍然没有说话。 火锅节目中,粉丝询问是谁唱歌,团队并没有刻意回答:“让他们自己发现惊喜,保持一点神秘感。”
如今,类似野食哥的美食博主已经出现在美国、泰国等地。 与李子柒的视频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标签不同,看到夜市,有时“人们会以为我见过这个人,但可能不知道他来自哪个国家”。
但郝石却乐在其中,觉得认真吃饭让人快乐,能让大家发现田园风光和当地文化的乐趣,一如既往的有趣。 成为网红也能带来好处。 参加活动时,他看到谢霆锋、林依轮等明星,感慨道:“真人跟电视里的一样漂亮。”
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他说:“我不会规划。就像三年前一样,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网红。” 但他想像一棵树一样活得更长久,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年复一年。 年。
生活就是体验。 随着生命不断成长,当他老了,他想告诉孩子们,他年轻时去过哪些地方,吃过哪些美食,经历过哪些有趣的文化,让自己的这个世界之行不在话下。徒劳的。
王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