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

    1. 茵陈的来源和分布:茵陈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份。

    2. 茵陈的药用价值: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湿温、泄泻等症状。茵陈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肝脏也有保护作用。

    3. 茵陈的食用方法:茵陈可以作为食材使用,如茵陈粥、茵陈汤等。茵陈还可以泡茶饮用,具有清肝明目、利胆退黄的作用。

    4. 茵陈的注意事项:虽然茵陈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应慎用。茵陈性寒,脾胃虚寒者也应慎用。

    茵陈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的中药材,但在使用时应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茵陈

    1. 茵陈的植物学特性

    茵陈蒿属蒿属,菊科。植株高50~250厘米。根垂直或斜向下伸展,木质化,侧根多;根状茎短,具营养枝。茎直立或斜向上,分枝或不分枝,纤细或粗壮,高20~150厘米;中部或中部以下多分枝,植株被灰白色绢毛;茎、枝被叶稍覆盖。头状花序球形,球形或卵球形,直径1.5~

    2.5毫米,具短梗,花冠管状、管锥状或卵球状,上部等5~8裂,裂片渐尖。瘦果长圆形或卵球形,具1~

    2.3条翅状棱脊,花柱近顶生,伸出冠外。花期6~9月。果期9~11月。

    茵陈的分类与分布我国茵陈蒿属的多种植物:主要分布在内蒙、华北、吉林、辽宁、陕西、山东、江苏等地,各地商品习惯用名有:

    1. 绵茵陈: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的田边路旁、河滩及山坡等处。主要作茵陈使用。

    

    2. 西茵陈:产于甘肃、陕西及河北等省的南部地区。也作茵陈使用。

    

    3. 滨蒿:又名蛔蒿、驴蒿。主要分布于东北各省及河北、内蒙古等地的草甸上和荒地上。主要作茵陈使用。

    

    4. 茵陈蒿:又名猪毛蒿、北茵陈。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主要作茵陈使用。

    

    5. 印度茵陈蒿: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也作茵陈使用。

    

    6. 祁州茵陈蒿:分布于河北安国等地。也作茵陈使用。

    

    7. 藏茵陈:分布于我国青海、四川西部及西藏等地。也作茵陈使用。

    

    8. 滇茵陈:分布于我国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也作茵陈使用。

    

    9. 石阡茵陈蒿:分布于我国贵州石阡等地。也作茵陈使用。

    

    10. 木河茵陈蒿:分布于我国贵州都匀等地。也作茵陈使用。

    

    11. 意大利蒿:分布于我国江苏、上海等地园圃中栽培或野生化生长于杂草地上。也作茵陈使用。

    1

    2. 台湾省的两种蒿属植物:大花蒿(A.gradiflorum)和臭艾(A.acuum)。也作茵陈使用。

    

    2. 茵陈的形态特征

    (1)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因种类而异(高30~25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具多数支根;表面有断续的黄色木质部,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根状茎短或不明显,具多条地上茎;茎直立或稍弯曲,下部木质化,分枝多;茎、枝被灰白色绵毛;叶片密集,下部叶有长柄,抱茎,叶片羽状深裂至全裂,形成多回羽状分裂的复叶;头状花序球形或卵球形;瘦果长圆形或卵球形;花果期4~10月。

    (2)植物类型:分为绵茵陈、西茵陈、滨蒿3种类型。即茵陈、猪毛蒿(A.scoparia)、北茵陈(A.palusris)。主要分布地区: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内蒙古分布区除外),产于江苏、安徽、河北等地的商品习称绵茵陈;产于甘肃、陕西等地的商品习称西茵陈;产于内蒙古等地的商品习称猪毛蒿;产于东北及华北等地的商品习称北茵陈;产于云南及四川等地的商品习称滇西茵陈;产于西藏等地的商品习称藏茵陈;产于台湾的习称意大利蒿(A.gradiflorum);产于贵州石阡等地的习称木河茵陈蒿(A.muliflora);产于贵州都匀等地的习称滇南蒿(A.acuum)。中药炮制时必须采取优质的产品如陕西镇巴所产者多且疗效较高统称绵牌蛇脱笋;川黔等地统称野生三春艾尖;内蒙古各地产猪毛蒿又分内蒙古草河车、哲里木盟漏芦、喜桂图旗库布其漏芦三种商品规格。

    

    3. 茵陈的药用价值

    (1)药理作用:主要有利胆、护肝、抗炎、降血脂、抗氧化、解热、抗肿瘤等作用。

    (2)临床应用:茵陈蒿汤为治疗黄疸的良方,茵陈蒿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高血脂症、胆囊炎、胆石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4. 茵陈的采集与保存

    (1)采集方法:茵陈一般在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摘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春季采的品质较好。采后经过晒干或烘干处理即成茵陈药材。

    (2)保存方式:茵陈药材必须贮藏在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霉变;生品多用麻袋包装,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霉变。成品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防止发霉变色。

    

    5. 茵陈的食用与保健功能

    (1)食用方法:茵陈可用来煮粥,如茵陈粥和茵陈蒿粥;也可做菜肴,如茵陈炖鸡和茵陈炒肉丝等;还可泡茶饮用,如茵陈茶和茵陈蜜枣茶等。

    (2)保健功能:茵陈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降血脂等保健功能,可用于治疗黄疸、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茵陈还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