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蜜 “凉粉”发展简史:从街头小吃到年销量过亿杯

文丨卡门 作者丨国俊 编辑丨金宇

3年时间,增长率近30倍,这是仙草冻相关企业的发展数据。

背负着文化标签、国潮属性,这一热门品类到底有多大的潜力?

从“中国仙草之乡”平原,到现在专营烤仙草制品的品牌,我们经过多方采访,来认真看一看。

中国时尚风靡,仙草凉粉正在崛起

我看到一组数据: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间,对中国品牌的关注度从38%上升到了70%。

接近翻倍的增速指的是国产潮流品牌:比如中国李宁、百雀羚、回力等。

在茶饮料品类中,国潮也在崛起,最具代表性的品类当属烧仙草。这个有着中国味觉记忆和文化基调的产品,3年间品牌注册量增长近30倍。

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2017年共注册凉粉相关企业79家,而2018年注册数量已达235家仙草蜜,同比增长197%;2019年共注册凉粉相关企业775家,同比增长230%。

仙草冻为何如此受欢迎?

1.有文化渊源和种植基础

平远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属亚热带过渡气候区,适宜海蜇生长。

早在2009年《南方日报》就报道过,该县已种植凉粉6万亩,年产值达2.2亿元。10年前,平原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凉粉之乡”称号,是梅州市唯一一家王老吉公司注册的凉粉种植基地。

平原县有20多年的仙草种植历史,全县从事仙草种植加工的农户有6000余户,从业人员近万人,是全国最大的仙草种植加工基地。这是烧仙草上游种植的一个缩影。

长期稳定的供应与传播,让仙草的味道成为了很多人记忆深刻的味道。

2、“天天向上”推广产品,走进年轻人时尚圈

有着几百年食用历史的仙草上个月来到了《天天向上》。

在这个年轻人喜爱的节目中,烧仙草获得汪涵、钱枫、王一博等多位明星代言,让这款产品以年轻、时尚的方式吸引了更多奶茶女孩的关注。

3.品牌推广

把仙草从菜单的边缘搬到人们的视线中心,成为继珍珠奶茶之后的第二选择,离不开品牌的推广。

仙草品类被喜小茶、米雪冰城等品牌集体推出,让仙草以多种形态出现在门店,从地方饮料演变为主流茶饮。

4.供给侧仍在增加

有着20年历史的平原县草子食品厂,2019年也见证了这一品类的爆发。

“我们之前生产的仙草冻主要在专业超市销售,并用于制作甜品。2019年,我们工厂在茶叶渠道销售了50吨产品。”厂长告诉我。

50吨意味着什么?工厂负责人估算,这相当于生产1000多万杯凉茶。

而这只是一个工厂,只是一个生产区。

除广州平原外,福建龙岩、台湾新竹、广西钦州等三大仙草主产区在需求压力下,纷纷进行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加工。

仙草饮料的火爆,彻底改变了产业链上游,现在不少仙草加工厂都注意到了饮料领域,并在销售渠道中增加了饮料经理。

这个品类到底是走了什么路才爆红的呢,我们先来正确认识一下少仙草本植物。

仙草究竟是什么?

很多被仙草吸引很久的奶茶女孩,可能还不了解“这种草”。

仙草果冻其实是一种“草”,一年生草本多年生植物,又名仙草、仙草,形状类似薄荷,每年3-4月种植,10月收获。

仙草最神奇的地方,是它是少数含有胶体的植物之一,搓揉仙草叶片,能感觉到黏黏的感觉,仙草细胞壁中的仙草多糖,遇水溶解后,能凝固成胶状物,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仙草冻。由于仙草冻本身就有胶体,所以不需要添加食用胶,仙草冻被称为“天然果冻”。

据《本草纲目》记载,仙草具有清热去火、美容养颜的功效。

平原县最古老的凉粉制作工艺是将鲜凉粉烘干成干凉粉,再熬煮8个小时,制成黑色凉粉汤,冷却后加淀粉煮沸,再冷却后即为滑润的凉粉。

较为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仙草小吃起源于客家人,盛行于广东(特别是梅州地区)、福建,后来又传到台湾,食用历史至少已有几百年。

仙草和烧仙草不是一回事。“烧”在闽南方言中是热的意思。

潘胜益是台湾资深茶饮料开发者,他介绍说,在台湾,仙草加上调料就可以冰着吃,叫仙草冰;寒冷的冬天,把仙草煮成汁,加入花生、葡萄干等调料,趁热喝,叫“烧仙草”。

那么,烧精草未来到底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从这一品类的发展历史中看出。

品类成长故事:从街头小吃到“凉粉”

十年前,仙草只是一种地方小吃,在黄河以北地区并不流行。

十年前,肯德基曾销售过仙草饮料,但由于在北方地区知名度不高而下架。

从地方小吃到国民饮品,仙草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1. 零食时代

在平原客家人的记忆中,烧仙草叫“仙人板”,是儿时常见的夏季小吃,上面撒着白糖,五毛钱一碗。

“夏天收割稻米的时候,天气炎热,一碗冰凉的仙草,五脏六腑的闷热顿时消散,人人都该来一碗。”仙草是平原人心中一份难以磨灭的记忆。

从业10年的资深研究员丁建来自福建,在他的记忆里,盒装、罐装的仙草蜜是他从小就吃的美味。

潘圣益分析,仙草凉粉至少六七十年前在台湾就已流行,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卖仙草凉粉的摊位。

2. 甜品时代

大概是在2006年,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在鲜雨鲜第一次了解到“仙草”。

仙雨仙的招牌产品是仙草芋圆和芋泥球。

仙鱼仙的走红,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烧仙草的热潮,当时还有禹贵人和仙鱼传奇,这两家都以烧仙草为主打甜品。

在介绍鲜鱼仙的同时,丁建告诉我,福建当地的八婆婆烧仙草和厦门的福波烧仙草都是他经常光顾的老品牌。

仙草第一次以甜品的形式进入大众消费者的视野,自此仙草经历了从街头小吃到高颜值甜品的第一次产品升级。

3.饮料

就像苹果改变了手机行业、亚马逊重塑了电商行业一样,一个行业、一个产品的每一次迭代,必然会有一个强大的品牌推动者在幕后扮演关键角色。

这次是淑仪的龟苓膏。

当它还叫85℃茶的时候,消费者经常会说:“我在前面的仙草等你。”当时仙草是店里的热销产品,也成为了品牌的一个标签。

2017年公司更改品牌名称时,确定“蜀意烧仙草”,以烧仙草产品品类正式进军茶饮料市场。

仙草爽滑的口感,加上葡萄干、花生、红豆等辅助配料的搭配,让“半杯满配料”的舒意仙草找到了俘获消费者心智的支点。

其实,蜀意并不是最早在饮料中添加仙草的。丁建告诉我,除了福建八婆烧仙草、厦门伏波烧仙草等老字号外,大口酒、大台北等早期品牌也有仙草饮料,CoCo都可、一点点等多年前也有仙草。

中药凉粉能在全球“种植”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向世界输出了绅士文化和立顿川宁的下午茶消费习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向世界输出了好莱坞流行文化以及可口可乐、麦当劳、星巴克等一大批品牌。

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文化、生活方式、消费品的输出。

可见,源自某个国家的时尚品牌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走红,并吸引大批年轻消费者,基于国情的文化渗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参照中国凉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就足以预见凉粉的潜力。2019年,以凉粉为重要原料的中国凉茶已出口到60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200亿元。

饮品店现做的凉粉茶标准化程度高,储藏、运输限制少,口味更丰富,保健属性也更明显。

仙草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中国仙草”只是时间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公众号: ,或下载钛媒体App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