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鱼 有肾结石,一定要避免这5种饮食习惯!

全球范围内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只要控制好病情,对生活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不重视,很容易造成尿路梗阻,进而引发尿路感染,甚至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引发尿毒症。

因此,对于已经患有肾结石的人来说,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5点。(日常生活中预防肾结石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要吃太多蛋白质

高蛋白饮食是很多减肥者采用的饮食方式,这种方式提供的蛋白质摄入比例较高,蛋白质的能量供应比超过20%。

这种饮食确实有助于减肥和控制血糖,但是长期高蛋白饮食对身体有害。

当我们食用蛋白质食物时,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都会增加。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其影响不同。动物蛋白影响最明显,其次是乳蛋白,植物蛋白影响最小。

此外,研究显示,高动物蛋白饮食是草酸钙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对于肾功能受损或已有肾结石的人来说,高蛋白饮食会影响肾功能,使病情加重。

而且蛋白质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乙二醇酯,能促进尿酸的排泄,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因此,已经患有肾结石或其他肾脏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避免高动物蛋白饮食。

食用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时要小心

肾结石大多是草酸钙结石,所以要特别注意草酸含量过高的食物,如果要吃的话一定要先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比如菠菜、苋菜、空心菜、茭白、冬笋等。

少喝或不喝甜饮料

许多研究表明,摄入甜饮料和碳酸饮料与肾结石有关。

建议肾结石患者多喝水,有助于促进结石的排出,建议女性每天喝2000毫升白开水,男性每天喝3000毫升白开水。

不要喝浓茶

浓茶中草酸含量较高,是增加草酸钙结石的危险因素。

虽然有研究显示,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喝茶可能有助于预防结石,但具体浓度还需进一步研究。

毕竟浓茶会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建议不要喝浓茶。

少吃动物内脏,适量吃海鲜

动物内脏、海鲜等含嘌呤较高,会增加尿酸的排出,形成尿酸石,有肾结石的人要少吃。

对于健康人来说,动物内脏要少吃,建议每月吃2至3次,每次25克,比如半个鸡蛋大小的猪肝;至于海鲜,每天40至75克就足够了,比如七八只大虾,或者一手掌大小的鱼肉。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嘌呤含量较高的海鲜有:鲭鱼、凤尾鱼、沙丁鱼、鱼子酱、鲭鱼、泥鳅、鲈鱼、鸦片鱼、鲟鱼(煮熟)、鳕鱼(烤熟)等。

研究发现,进食肥厚性饮食、高蛋白饮食、进食过多动物内脏、常喝饮料、进食过多海鲜的患者结石发病率较高,而进食高钙饮食、常进食水果、豆制品的患者结石发病率较低。

因此,除了以上5点以外,还有3点建议:

注意补钙

通常我们都会建议大家注意补钙,因为充足的钙摄入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人会担心补钙过多会不会引发肾结石。答案是不会的。

研究发现,长期足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安全的,并未发现尿钙水平持续升高,也没有增加肾结石的风险(观察实验中钙含量为1200毫克/天、维生素D3为250国际单位/天,共观察一年)。

补钙的话,建议每天喝300毫升牛奶,吃50克豆制品(比如拳头大小的北豆腐一块),绿叶蔬菜(比如油菜,100克绿叶菜煮熟后大概是拳头大小)300克左右。

在选择补钙剂时,建议选择小剂量、多次服用,比如每片含钙量不超过300毫克的钙片。维生素D的补充量为每天10微克,也就是400国际单位。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新鲜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阻止草酸钙的结晶,抑制结石的发生。

多吃豆制品

豆制品经过加工后,不但可以补钙,还可以降低草酸含量,提高钙盐含量。

传统豆腐制作时会加入氯化镁(卤水)或硫酸钙(石膏),在减少草酸的同时,钙镁含量却大幅增加,对预防肾结石十分有益。不过内酯豆腐的草酸含量比较高,建议不要吃太多。如果喜欢喝豆浆,最好要稀一点鸦片鱼,不要喝太浓的豆浆。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平时一定要保护好肾脏。对于已经患有肾病的人来说,不必担心,只要遵医嘱治疗,多注意饮食即可。此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