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根本就不懂南方人的“青菜”!

经微信公众号“真实的风景”(ID:)授权转载。

▲ 在南方人眼里,牛肉面一定要配菜吃。摄影/经纬视觉,图/图虫创意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曾经无数次抱着侥幸心理跟北方饭店的老板们说过:

“又是青菜!”

这是我内心所期待的

摄影/图片/图虫创意

望着那双略带迷茫的眼睛,兰州小伙端上了一盘炒百合,新疆小伙问我想不想吃馕炒白菜,北京小伙推荐了青豆、西兰花、白菜……东北小伙还给我科普了一下:“那不叫绿色蔬菜,你叫绿叶菜!”

上来的菜是这样的

▲ 图一:芹菜和百合,摄影:吴学文;图二:干锅白菜,摄影:薇娅;图三:老大西兰花,摄影:草房子摄影工作室;图四:东北酸菜,摄影:。图2、3、4均来自图虫创意

即便是在广大的南方地区,“青菜”的定义也完全不同。

在包邮区居民眼中,最典型的是上海青,两广人偏爱白菜、芥兰,云南人热衷吃苦菜,武汉人公认洪山大白菜天下第一,成都人当场列出“豌豆点点儿、红薯点点儿、萝卜颖颖儿、藤藤菜”……

▲ 四川人好像有点不守规矩,吃青菜,卖萌。摄影/图片/图虫·创意

在北方人眼里,“青菜”大致等同于所有的蔬菜,不管是生菜、菠菜、西兰花、茄子、萝卜、青豆;但对于南方人来说,青菜的桂冠只属于那群有着绿茎绿叶的“菜中之傲”。

不同的南方地区,有各自的“青菜自信”。

01

上海清,江浙沪餐桌上的春天

包邮区人士一直都是绿色蔬菜的“原教旨主义者”。

别说白菜、豆角、西兰花不算绿叶菜,就连菠菜、莴苣、生菜也要慎重考虑,江浙沪一带,标准的绿叶菜模板就是上海青。此外,白菜、小青菜、娃娃菜、鸡毛菜也算绿叶菜。

▲ 翠绿的叶片、肥大乳白色的茎,是典型的上海青。图/视觉中国

江南的夏天闷热潮湿,只有一盘青翠欲滴的青菜才能为宴会划上完美的句号。最清爽简单的做法,就是只加水、盐和蔬菜,煮成青菜汤,一碗就能驱散一整天的炎热,舒缓每一个“江南胃”。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炒。炒菜好吃没什么秘诀,就是用很多油和大火。用大火和很多油,快速翻炒即可上桌。蔬菜还没回过神来,它们还脆嫩碧绿,但身体已经摆在盘子上了。

青菜要翻炒,才能带出锅香,又能保持青色。摄影/云海路/图虫·创意

如果厨师心情好,还会加上一点豆腐皮或者香菇。豆腐皮是浙江富阳的特产,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颇有名气。豆腐皮嫩滑,薄如蝉翼,与青菜的脆脆口感绝配;香菇也是一样,滑润芳香,与青菜的宁静相得益彰。

▲ 豆腐皮炒白菜。图/视觉中国

在以浓油赤酱著称的杭州、嘉兴、湖州、宁绍等地,青菜也逃脱不了变黑变丑的命运——“酱青”便是一种极具吴地特色的烹调方法。

“烤”是吴语,可代替烧、煮、炒的意思。将菜叶放入油锅大火炒熟后,加入豆瓣酱和开水,转中小火煮几分钟,至菜叶软烂变色即可起锅食用。这样烤出来的菜叶茎部柔软,颜色呈黄黑色,绝对不好看,所以在餐馆和城市人餐桌上很少见到青菜,只有在当地农村家庭或本地餐馆偶尔才能吃到。

▲ 蘑菇炒油菜花,但看上去一点都不像素菜。图/网友图片/图虫创意

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把豆瓣酱的鲜甜强行塞进菜里,居然能让普通的青菜吃起来有肉的口感。抛弃青菜本身的甜爽脆嫩,用酱汁煮成一锅黑难看的菜,也算是江南人的蔬菜凡尔赛了。

02

菜心,最能代表广东人的心

福建、广东人吃菜,少了江南人的清淡,多了一些芳香,新鲜,也更有创意。

闽南地区,人们十分爱吃猪油和猪油渣,当地方言里,猪油渣叫“朥積”。用猪油和朥積炒菜,是“用动物油做素菜”野厨忠告的延续。朥積的酥香、猪油的油腻、菜的甘甜混合在一起,哪怕只有一碗菜,也能吃两碗饭。

▲ 猪油渣炒菜心最能体现“肉油炒菜”的理念。摄影/杨大文 图片/图虫·创意

在广东,生菜、娃娃菜、鸡菜、芥兰等广东人熟知的各类“青菜”中,菜心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广东白菜是从青菜中提取的青苔,与武汉白菜类似,但广东白菜广泛产于广东、广西等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生长周期短,一年可采收9-10次,所以广东人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到这种美味。

▲广东大白菜。图/墨影游侠 图/图虫·创意

广东人吃青菜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朴素的原则。焯水是粤菜常用的烹调方法,在沸水中加少许油和盐,将青菜焯至刚熟,出锅后淋上酱油、糖等调料,一道简单的焯水菜就做好了。蚝油生菜、蚝油菜心等烹调方法类似,在水煮熟后淋上以蚝油为主的酱汁,这种方法显然最能保留青菜的脆嫩和鲜甜。

汤也是典型的粤菜。不同于汤或浓汤,汤色清澈,味道鲜美。它是给蔬菜增添风味而不增加负担的好方法。菠菜、娃娃菜、苋菜等都可以做成汤,大白菜也不例外。搭配皮蛋、咸鸭蛋、西式火腿等配菜,原本甜脆的大白菜更有风味。

▲ 最典型的是汤菜娃娃菜。摄影/图片/图虫·创意

广东人也爱吃通菜。通菜是一种空心菜,颜色呈绿色,茎部中空,吃起来口感滑溜溜的。虽然清炒是所有青菜中最爽口、最合适的,但总是炒着吃又太无趣。广东人有创意的做法,用腐乳炒空心菜。

▲蒜蓉空心菜。摄影/Uncle Photo/图虫·创意

咸香可口的腐乳汁会挂在空心菜的叶茎上,给原本平淡无味的青菜增添几分风味。

03

武汉人:洪山菜花天下第一!

初春时节,一位武汉朋友来访,手里提着一个大礼盒。打开一看,是江南人常吃的青菜——白菜心。这么远的路程,值得寄来吗?朋友自豪地说:

“这可不是普通的蔬菜,这是洪山白菜!”

洪山菜花(tái)是武汉青菜界的大姐姐,洪山菜花是白菜的近亲,但经过多年的人工栽培驯化,才变成了如今色泽紫红、口感脆嫩滑溜的洪山菜花。

▲ 红山大白菜。图/.dfic图片/图虫创意

每年一月,霜降过的菜心甜而黏稠,品质最好的菜心能卖到几百元一公斤。武汉人最珍视的菜心,主要产于洪山宝通寺周边一小片区域。这并非玄学,有人尝试过把菜心搬到其他地方种植,但种不出同样的味道。

菜花最好用猪油和腊肉大火煮熟,再加一点干红椒,这样菜花色泽绿红相间,脆嫩多汁,难怪苏东坡愿意三进宝通寺,​​只为这一口菜花!

▲ 培根炒花菜。图/.dfic Photo/

04

四川人最爱的豌豆荚

除了南方常吃的上海青、芥菜等常见时令蔬菜外,四川还有一类更“高档”、“嫩”的精品绿叶蔬菜:萝卜青菜、红薯青菜、南瓜藤、豌豆青菜……每一种提起都让人觉得十分可爱。

▲ 炒红薯小技巧。摄影:小月秋兔/图虫·创意

其实,不管是“点点儿”还是“藤藤儿”,都是红薯、南瓜等根茎类蔬菜的叶子。每年到了吃根菜的季节,这些根茎类蔬菜的叶子就开始变得脆嫩可口,四川人就摘下最嫩的部分来炒菜或者拌凉菜,味道鲜美。

这其中最为珍贵的蔬菜,可以说是四川人嘴上说说的蔬菜,非豌豆尖莫属。

▲ 四川的豆角。图/图/图虫创意

豌豆尖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只有腊月才有,还因为它是豌豆茎叶中最嫩的部分。“尖”很形象的描述了豌豆颤动的尖儿。

四川人善于烹饪,不会浪费珍贵的豌豆,无论是清炒、煮面、做汤,都是美味。菜式很多,蒜蓉炒豌豆、腊肉炒豌豆、清汤火锅豌豆、豌豆担担面……等等。

▲ 撒上点豌豆在面条上,绝对好吃! 摄影/唐唐锋 图/图虫·创意

尤其是在过年饭桌上,豌豆油条更是少不了。火锅桌上的酥肉和豌豆油条在过年的压轴汤里相遇,酥肉厚重油润,豌豆油条鲜嫩酥脆。如果没有一碗“豌豆油条酥肉汤”,四川人大概会觉得年夜饭桌上少了一个角落。因此,毫不夸张地说,豌豆油条是四川人冬天里最柔软、最新鲜的思念。

▲ 来四川当然少不了火锅。摄影:熊克

其实,喜欢吃蔬菜的不只是四川人,青菜是南方人“心尖儿”上长出来的食物,是他们唇上、眉间浓浓的情意,更是他们身在北方时慰藉的乡愁。

如果你想过上体面的生活,你的食物中就必须有一些绿色蔬菜。

今天你吃了什么蔬菜?

作者简介:《原汁原味风景》是《国家地理中国》的原创内容平台,汇聚了一群热爱山川、热爱美食的人,作为行走的风景百科全书,立志走遍中国每一寸土地和山川,探寻风景和美食,传播地域文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