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子 《刺杀小说家》导演路阳:我没有特意为杨幂改变角色性别

文/南风

春节档最多的就是大片,如果从筹备、拍摄、后期视效等技术维度来评价,今年春节档的“最大”电影非《刺杀小说家》莫属。

本片不仅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流浪地球》的特效团队还与该团队合作,打造了华语电影中首个“人形”CG角色。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表示:“如果说《流浪地球》是一部A到B级视效电影,那么《刺杀小说家》就是S级,顶级的视效电影。”

影片虚拟拍摄阶段,吴京亲临片场惊叹:“(特效技术)已经达到这种水平了吗?”

继《刀锋身份2》之后,陆阳又耗时五年完成《刺杀小说家》。

该片改编自作家双雪涛同名小说,讲述小说家陆空创造的奇幻世界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特效只是电影的一部分,故事永远是衡量一部电影好坏的金标准,陆阳深知这一点,也小心避免本末倒置。

“前段时间我们在宣传的时候说有很多特效,但其实这部电影的特效真正是为了讲述这些人物和一个故事。”

路阳很喜欢双雪涛的小说,几乎看过他的每一部作品,但之所以选择《刺杀小说家》进行电影改编,是因为他从双雪涛创作这部小说时的心境中找到了共鸣,找到了改编这部小说的冲动。

他们当时都遭遇到了周围人的诸多否定,他觉得能够遇到双雪涛和《刺杀小说家》是莫大的缘分。

“我觉得薛涛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灵感源泉,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学源泉。因为我们是同一代人,生长在同一个时代,有相同的经历,看待很多事情的角度和方法都很相似。”

在双雪涛的故事里,陆阳找到了自己。

以下为陆阳本人的叙述:

从小说到电影

1. 最难的是让观众相信小说的主题

前三个月,薛涛和两位编剧一直在开会,其实小说和电影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拍电影时,很多东西都要改变。很多你认为小说中最好的东西在电影中可能无法以同样的方式讲述。

拍完电影(《刺客信条2》)回来后,我一边后期剪辑一边和他们聊天,等到有了大方向之后,薛涛就退出了,因为他要写自己的东西。

又过了一年,2017年夏天,《刺客2》上映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大纲,25000字的大纲。

之后我又隐居了六七个月写剧本,中间还要推倒重来。总而言之,这是我最艰难的一次剧本创作经历。非常艰难,和之前两部电影《刺客信条:大破天幕危机》的剧本创作经历非常不同。

在这部电影中,薛涛首次在其小说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仰、相信希望的故事。

其实这是一个听起来有些形而上的主题,带有很强的概念性,即小说似乎对现实有所影响,但又不是那么绝对。

观众如何能相信这两件事?

过去我们都是透过一个我们完全相信的角色,将观众带入故事中。这次我们怎样才能让观众相信如此强烈的主题和概念呢?

所以在戏外,我一直在评判这个部分是否还好,是否达到了合适的尺度,让观众真正相信,不会产生排斥感。其实主角的态度也很重要,主角的态度也会影响观众是否愿意认同他。

2. 小说影响现实的设定无法得到科学解释

我拍完《刺客列传2》回来后,找他们聊了聊,问他们下一步该怎么走,他说讨论得不是很好,很多事情都卡住了。

我们另一个编剧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告诉我为什么小说可以改变现实?我当时就愣住了。

我说双雪涛的小说没有解释为什么,没有这个道理。

他说那不行,你得给我解释清楚,就像《盗梦空间》里可以实现意识穿越一样,你的原理是什么?

我说,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小说改变现实。如果你要我找出科学依据,那根本就没有。如果这是黑白分明的东西,比如物理定律,那么人们是否应该坚持相信它就毫无意义了。

做一件让全世界都认可的事情还是很难吗?

我们要讲的东西,其可贵之处在于,就算全世界都说不可能,就算你找不到,我也要找到。

他愿意相信小说能够改变现实,他愿意相信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只有0.001%。

我说这不行,这不可能是原则性的东西。他问那怎么办。我说就这么理解吧,这是一种超能力,类似于小说里记录的“外面有一个世界”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太空。陆孔文以某种方式感知到了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并记录了下来。他有能力让两个世界产生能量联系,从而相互影响。

我问这样行不行?他问观众接受超能力吗?我说那我们再加几个角色,让他们有超能力吧。我说如果全世界人都有超能力,那可能性就无限大了。首先关宁肯定有超能力。

但我不想写什么血缘关系之类的东西,说你是唯一一个,你必须这么做。我不喜欢那种故事。

就像天选之子一样。这和我们普通凡人有什么关系?他们凭借血统赢得了一切。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没有。

所以他的能力不可能很强,比我们强一点点就行,可能我们跑100米要15秒,他只要13秒,就已经够强了。

于是我开始查阅各种关于特殊能力的记录,想看看这些人都有什么能力。后来我查了电鳗,我说电鳗能发电,这很有趣。所以我就想,人类是不是也能发电?虽然不能主动发电,但会不会有一些与电有关的能力?

也许他的身体里有更大的抵抗力,就像电鳗一样,他的细胞里有某种方式可以让他避免受到伤害。

我很喜欢《JoJo的奇妙冒险》这部漫画,因为敌人并不是无限强大的,你被很弱的敌人打败,就看你的意志力和精神觉悟,能不能巧妙地利用好自己的所有条件。所以最后两个对手可能不是很强,但你却要用自己的方式打败他们,说明这个人的意志力很强。

3.“这样拍摄肯定损失很大。”

我最开始想写小说的时候,身边很多朋友都让我考虑一下,因为他们认为这太抽象了。

后来我写了一个大概四五千字的提纲给王宏伟教授看,他看了之后说可以,尽快开拍,最好在一年之内。

我说可能没那么快,他说尽快开拍。但2017年9月剧本初稿出来时,王先生看完后就让我重写。

他问我是否要拍一部文艺片。我说不。他问我是否认为这会成功。我说不,我会损失很多钱。他说这对我有好处,我可以重写它。

宏伟老师一直在给我一些指导,首先他告诉我,如果我想拍一个东西,我觉得是好的,但是他也很谨慎,叫我不要着急,要找对方向。

老宁(宁浩)前期看剧本的时候,问我们要拍什么,后来我给他看了我们美术部很多的概念图,还有我们的故事板,他说他好像看懂了,但我感觉他好像没看懂。

但在后期制作中,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剪辑,花了七个月的时间。我们把原版的160多分钟缩减到125分钟。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删减的了。它很短,非常高效,故事很扎实,没有任何淡化。

我们把老宁请过来,听他讨论,他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没有必要,讲得很直接,最后又删掉了三分钟。

我确实需要像他这样,极其有经验,有很强的创作判断力,能够冷静客观的看待我们的处境,给我最直观、最真诚的建议的人。

因为他知道我不是那么教条的人,所以我一定会在场听听他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薛涛的小说给了我很多很强大的东西,我觉得那些东西特别好。

我希望尽可能多的人可以看到这个东西,我会尽力以一种类型定义和流行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

但在内心深处,我绝对不想改变或扭曲我原来从小说中得到的东西和感受,所以我只是尽力而为。

但因为是热门电影所以可能没办法。

4、有位女演员想演一位小说家,但她没有特意为了杨幂改变自己的性别。

在这部电影筹备的时候,确实有一位女演员很喜欢小冬这个角色,想出演小说家。

她是个很好的演员,我很喜欢她。但是角色必须和我们最初创造时的样子一样,这样很多事情才能协调。

屠凌这个角色也是一样,当初我想改编小说的时候就想到了。

首先,小说里的白手套和老头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派。这种力量很像一个背景,并没有用太多的文字描述出来,因为他们在文学中想要探索的不是我们电影中的戏剧冲突。但如果我要做一个电影叙事,我从一开始就认为这个角色必须被提出来,而且必须是一个女性。

希望她是个很坚强的女人,不管她出现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任务情况下,她都要有独立的寻找自我的欲望。

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有寻找、找到自己的过程,所以涂灵很重要。真的没有为了某个演员增加一个角色、改变一个角色性别的做法。

5. 没什么原因,就是想拍重庆

其实《刺杀小说家》原著也很东北。

我们知道薛涛的小说,包括我今天看的《刺客情人》,它给人一种身处宇宙的感觉,你会觉得它是一个系列,总有一些元素让你特别熟悉,你觉得他很多故事都是有关联的,是一个完整的事件。

薛涛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们一看到他与小说家灰色的天空相遇,站在一个很古老的体育场楼顶,望着下面城市的夜景,这里肯定就是东北了。

但拍成电影的时候,我就得换个角度想了。如果是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就觉得是重庆,没别的原因。

因为薛涛的故事,尽管很现实,但对我来说却有一个魔幻的背景。

我得想办法捕捉我的这种感觉。哪里能找到我需要的神奇感觉?也许就是重庆。

我没有去过重庆,不知道为什么,我想那可能是重庆。

2017年《刺客2》的路演最后一站是成都。路演结束后,我和吴京一起吃饭,巧的是,他的《战狼2》也在路演。吃完饭,第二天我去了重庆,两位编剧已经到重庆了,于是我们就见了面。

我说我们需要看一下,然后我们会继续调整大纲,确定是否要修改它或创建一个新的剧本。

我在重庆旅游的时候,发现这里真是个好地方,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感觉就像有人告诉我应该在重庆,而我发现它应该在这个地方。就是这样。

丰富的角色

1. 李牧是史蒂夫·乔布斯般的天才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思考李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不认识像他这样的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像小说里的那个老人一样。他掌控着如此庞大的集团,相当于一个隐形帝国。

我必须明白这个人想要什么,我们想了很久,然后我就问我们的朋友,比如说这些大人物,他们那么有钱,他们还想要什么?

我朋友做过很多大集团的理财顾问,跟这些人接触过。他问我有没有注意到,他们都喜欢投资医疗生命科学。我说是的,他又问我他们想做什么。我问他想不想活得更久。他说是的。

我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他想活得长久一些,但其实我还是不明白,因为每个人都想长生不老,但为什么呢?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原因。

他之所以想活得长久,是因为他有很多事情要做。

这个剧本我们在怀柔写着,来到李牧那里就卡住了,我说咱们休息一会儿,找个电影看看吧。

太巧了,那天我看的电影是法斯宾德主演的《史蒂夫·乔布斯》。

我突然意识到他(李牧)的时间非常短,他所想的一些东西别人根本就无法理解,因为他是乔布斯一样的天才。

他(乔布斯)今天跟朋友说,他想让电脑说话。朋友问,电脑说话重要吗?他说,我一定要让它说话。我没法跟你解释,你也别跟我说你做不到。我会找别人来做,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想做什么。

我想也许他们就是这样,有太多太多想做的事情,但时间太短,根本不可能得到别人的理解,那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永远活下去,靠自己一一去实现。

我说好像大BOSS都是这样,然后就这样慢慢的建立起这些人物,可能我想的也不是很靠谱,但是我得先想办法相信这个人。

我们填补了很多东西,现在李牧的表演比我原来想象的要直接得多。

在影片中,我们在很多地方埋下了关于李牧和陆孔文的线索,但我并不愿意彻底改变小说中的不确定性。

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局在小说里是不存在的,在现实中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结局,因为那个老人根本就没有出现。

在电影里,我能做的就是让李牧活下去,否则小说与现实的联系就会变得太过确定,也就失去了意义,那种微妙的感觉也会被大大削弱。

关宁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并不是要杀这个人,他心里有别的想法,所以一方面他想保留一些东西,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想做太多的妥协。

2、陆空文好可怜啊,黑甲就像沈炼的猫一样,会一直陪着他。

少年(陆空文饰)好可怜好孤独,小说里最后红衣男子出现帮他们打败了魔王,电影里他有什么本事做到?他对山外的世界一无所知。

拍《刺客伍六七》的时候,沈炼至少养了一只猫。

孔文一个年轻人,一无所有,却要独自一人去这么远的地方,我真的很同情他。

所以我就想,就算有坏人,那个人可能也会有一种看你怎么想的心态,甚至会一路压制他,但最后还是被少年改变了。

仔细想想,他和那只猫很像。猫就是这样,它们不会在意你,但如果它们关注你,就像是在帮你一个忙。而猫会教男孩如何生存,如何战斗。

他刚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哪怕在小说里,他也是个局外人,但他可能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局外人,他在那里呆了几百年,不能和别人说话,别人也不能理解他,他肯定是一个游离于那个世界道德伦理之外的人,所以他也很孤独。

他见过很多很丑陋的东西,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好人,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灵魂都有改变的可能,或者说他内心有某种契机想要去接近一些美好的东西,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他确实与《寄生兽》中的米老鼠有一些相似之处。

我们很喜欢漫画,在创作的时候,可能会下意识的找一些来源,但是不可能一模一样,也不可能一模一样。

我选雷佳音是因为我觉得他跟森贝长得很像,看过《阿拉蕾》漫画之后会发现森贝认真的时候很帅气。佳音的微信头像叫梅花超人。

拍摄电影那年,嘉隐的女儿大概四五岁,一切都恰到好处。

情节设计

1.控制与反控制:孔文和李牧不同

原剧本里,涂玲和李牧的关系也类似这样,李牧是一个控制力非常强的人,涂玲很小的时候就被李牧收留,让她有一个新的身份在社会上成长。

但相反,你和她变得像父女关系,但涂凌不喜欢那种关系,她是被控制的,心里总有独立的需求。

我们知道猫不喜欢被人控制,而且不像狗那么听话。所以在另一个世界,黑甲觉得我被你控制是莫大的耻辱和屈辱,你就说“别骗我了”。

但孔文肯定会选择和李牧不一样的方式,因为他们的性格不一样,他不会想控制别人,他一定会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和别人相处。

2. 土灵和黑甲是同一类人

一个作家创作的内容,必然是和他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云中城的外形和重庆很像,同样在江边,周围都是山,建筑顺着地势,在山上铺展开来。

有人问,小说中屠凌的对应人物是不是黑甲,但陆空文从来没见过屠凌,也不知道他的存在,所以没办法在小说中塑造这样的人物。

但对我来说,两个世界里都有像图灵或黑嘉这样的人,她们正在寻找某种真正的伴侣,因为她一直都很孤独。

就好比黑甲虽然寄生在老杀手身上那么多年,但双方却互不相认一样。

这两个人物其实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陆空文是不可能把屠灵写进小说里的。

我曾经想过,陆空文是否知道关宁是来杀他的。

后来我想,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人就不值得爱了。他应该单纯一点,没有任何心机,没有算计过这些事情。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他可能以为被刺伤是意外。

他也曾经怀疑过那块石头是不是关宁扔的,但是他觉得自己会相信那个人,因为看到关宁之后,他从他的眼神里感觉到他是一个好人,看到了一个人的本性。

3.小橘子和他的“兄弟”:两兄弟毫无性格关联

现实中的哥哥和异世界的哥哥其实没什么关系,因为设定上说小橘子的父母去找她了,她已经失踪好几年了。那么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失踪好几年了,父母可能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就失踪了。她怎么能在云中城这么混乱的城市里生存下来?一定有人帮助过她。

有时候我喜欢想象,在关宁寻找他的那六年里,小橘子经历了怎样的生活,过着怎样的生活。

虽然我们没有重现她的故事,但完整的世界观必须包括她如何遇到这个男孩以及她如何来到这个地方。

包括在薛涛的小说里面,也有一些关于缘分、机缘的东西,就是那些人总会因为一些原因或者缘分而相遇。

一开始觉得这里面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李牧原本是想让关宁杀了陆空文,但是没想到陆空文却卡壳了,不知道该怎么写,也正是因为派了这个人过来,陆空文才得到了灵感,才继续把这部小说写完。

这三个人互为因果,一起把这件事一步步推向命运。小橙子也在这里,在草屋里。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陆空文多次问过管宁:“你听到了吗?”其实他早就听到了风中的歌声,只是管宁没有意识到而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歌一定是小橘子遇到这个男孩之后教给她的。

4.删除影响主线的内容

原来,第一部分里,孔文和妹妹的相处,有大概7分钟的时间。

我们看到他在一开始就被追逐,事实上在那之前有一个完整的场景来建立他和他妹妹之间的关系。

两人相依为命,为何会被恶人抓走呢?其实就是因为他违背了姐姐的意愿,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姐姐好。

但是从叙事上来说,一看就觉得太多了,太沉重了,所以要删掉。

这对我来说肯定是一个遗憾,因为我希望每个角色都有一段感情经历,让观众去了解他。现在观众一开始还不太了解他,但我必须做出选择。

我们必须自己去了解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并设计他们所有的关系、历史和恩怨。

但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因为视角是在关宁身上,所以讲述的是关宁在海峡两岸乱区,是选择沦陷,还是选择相信希望的故事。

这些如果都抛开的话,就和这个线索没什么关系,或者说不会影响故事的进展,也不会影响戏剧的发生。

我会选择把那些对主线剧情和主线剧情没有影响的信息全部删掉,然后思考如何才能更加专注的去观看。

当然,如果拍电视剧的话,还有空间和机会去展现李牧和陆孔文的故事,但我总觉得这不是电影的重点。

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从小说中摘取了最核心的种子。

拍成电影的话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演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他们找到支撑,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演,我的经历塑造了我一个什么样的性格,我的力量源泉在哪里,这样就完整了。

但我选择不在电影里谈论这些事情,否则会变得非常复杂。

小说家宇宙正式开启,《刺客信条:刺客列传》续集即将来袭

影片最后,“刺杀小说家”预告正式开启小说家宇宙。

路阳透露,他们在拍电影时也在角色设计上做了很多工作,还有很多延伸和可讲的空间。“我们有想法继续挖掘这些角色的故事。”而双雪涛也将继续参与。

所以他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有一个好的票房,这样他就可以继续用这种方式拍摄类似的电影。

“我们也不想成为孤胆英雄。”

不过小橘子,他目前正在进行另一项计划,光是剧本工作就耗时一年,《小说家》和令人难忘的《刺客之刃》都不得不暂时搁置。

但他表示,《刺客信条:刺客列传》续集肯定要拍,“等我搞清楚了就会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