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肉 【精选】万继军|久违的麻雀

新散文

感觉的温度

情绪、思想、

角度、视场

失散已久的麻雀

清晨,睡在家乡暖炕上的我被鸟儿的鸣叫声唤醒。

天刚亮,我还有睡意,像一个懒洋洋的人睡在温暖的床上。然而,这正常的鸟叫声,却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充满鸟鸣声的童年。是啊,我有多久没有被鸟鸣声叫醒了?

那叽叽喳喳的声音如此真实,仿佛就在窗外。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数十只麻雀在屋前两棵小枣树上追逐鸣叫,有的栖息,有的飞翔。叽叽喳喳的声音琐碎而欢乐,树枝上仅存的几颗枣子正在被啄食着。其实这些小家伙的叫声一点也不好听,“叽叽喳喳”,就像阿姨在聊家常。然而,现在听起来却如此亲切而美好。在这个年味渐渐淡去的正月,在满是枯枝落叶的冬日里,我静静地听着它们对生命的吟唱。是否有一丝忧伤的叹息?是否有一丝抱怨后的愤怒?没有。

我确实听到了一点点幸福的声音。

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么好听的鸟鸣了。

麻雀是我童年的精灵,它们棕黄相间,行动敏捷,不管是唱歌还是飞翔,都快得惊人,给我枯燥的童年增添了许多乐趣和灵动。虽然我知道眼前这些麻雀不是我童年时出现的麻雀,但江中月年年都长得一模一样,它们有没有换过模样?看着它们跳来跳去,这儿啄啄那儿啄,我脑海中童年时的麻雀也飞起来,快速地叫着。小时候每天早上叫醒我的就是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偶尔还会夹杂着一两声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或是杜鹃“种粮”的叫声。那时,它们到我院子里来,并不是特意来调皮捣蛋叫醒我,而是每天飞来飞去,跟猪羊鸡狗争食,或是吃它们吃剩的食物。

记得那时的麻雀可不是两三只单飞的,放眼望去,总是一大群,遮天蔽日。可别小看这些小家伙,只要数量多,食量就惊人,尤其是小米、黍子、小麦,都是麻雀最爱的美食。尤其在冬季,它们常常用悲惨的人生讲述鸟儿为食物而死的故事。

那时,我们捕杀麻雀的武器五花八门,弹弓、筛子、树窝、笼子都有。最残忍的是晚上把麻雀从窝里捞出来,活生生地扔进炉子里,等到半熟的时候,再用钳子夹出来,先去毛,再去内脏,撒点盐,放到炉子里烤。穷年华的我们感受不到残忍,反而满怀期待。往往麻雀肉还没烤好,我们的嘴里就已经流口水了。

但那时,这些受惊的鸟儿似乎无穷无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是成群结队。每天早晚,我家后院的大榆树上都会爬满麻雀。我只要朝它扔一块石头,它们就会一眨眼飞走,然后又嗖嗖地飞回来。只要没有人惊扰它们,它们一刻也不会停止鸣叫。

看看你的本事,凭借我独特的优势,我已经成为优秀的弹弓射手。

在与麻雀对峙的这些年里,我常常感到,麻雀机警聪明,但并不狡猾,狡猾的是人。“小麻雀打不赢老贼”,人才是老贼,老贼。

麻雀因为有爱,所以充满勇气。当它们保护雏鸟时,它们就像母亲一样勇敢,不顾鸡、狗等——这曾让屠格涅夫感到震惊,他在文章中对此进行了描述。

麻雀长相并不令人惊奇,也没有那么招人喜欢的神情,叫声也并不迷人。一群麻雀,你不用介绍自己,我也不用介绍自己,它们聚在一起,好不热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麻雀消失了,飞到深山老林里,仿佛从烟火世界里逃了出来。生命力旺盛的麻雀消失了,人们很是疑惑和不安。麻雀飞到哪里去了呢?

人们对此有种种猜测: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麻雀迁徙;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的混凝土建筑导致它们失去筑巢栖息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大规模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的。但更多人认为,麻雀的消失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认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农药市场盛行高毒、高毒有机磷农药,农民对农药施用缺乏科学认识以来,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成倍增加,而麻雀繁殖期恰逢农田农药使用高峰期。育雏期的麻雀需要捕食大量昆虫,但由于农田喷洒农药,导致鸟父母因捕食中毒昆虫而死亡,幼鸟因失去父母的照料而饿死。更可怕的是,麻雀吃了沾有微量有机磷农药的杂草种子后,会厌食而死。

直到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普及后,麻雀才得以幸存。

“天空中没有鸟的影子,但我的心已经飞走了。”回想起来,很多年了,麻雀已经成为了回忆。

多少只麻雀离开了家园,去往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多少只麻雀停止了虔诚的歌唱,捂住了干涸的喉咙。它们飞走了,飞得很远,或许已经到了天上,或许还在路上……

今年冬天,或许更早一些,麻雀又稀稀落落地出现了,其他鸟儿也渐渐回来了。最令人欣慰的是,喜鹊也在我家后面筑巢了。晚上听着,似乎还能隐约听到猫头鹰的叫声。

很多人不喜欢冬天,它们宁愿呆在室内打发时间;很多鸟也不喜欢冬天,它们选择长途飞行,前往遥远的南方。但是麻雀却真的喜欢冬天:麻雀有它们自己快乐的理由。下雪的时候,经验告诉它们,它们不用担心生计,它们站在洁白的雪地上,用尖尖的喙刨开积雪,照样能找到食物填饱肚子。麻雀的视力极好,能看到很小的草籽。麻雀不挑食,只要能吃到的东西,不管味道有多鲜美,它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吃掉。这样的话,麻雀中就不会有美食家,但永远不会有活不下去的担忧。

看着麻雀,我感慨万千,多么平凡、卑微的生命啊!它不像其他的鸟儿,在寒冷的冬天,飞离故土去寻找温暖,而是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维持着平凡的生活。

我开始为自己过去害死那么多麻雀的事情感到不安了!它虽然卑微,却重视亲情,重视爱情;它虽然渺小,却懂得坚持,坚韧不拔,懂得把握每一次机会,从不放弃任何希望;它虽然有些狡猾,却那么坚强,渴望自由;它虽然孤独,却那么睿智,有集体主义意识。它们喜欢自由,生活艰苦,精神独立,不必照人的脸色办事,这就是它们卑微生活中的生存之道,就像我们这些自食其力的普通小人物一样。富足悠闲的生活不属于它们,它们宁愿四处飞翔,做个流浪者……

麻雀体型小,不起眼,鸣叫声又尖又吵,恐怕没人喜欢它们。但在寒冷的冬天,麻雀们坚守家园的执着、忠诚、开朗、乐观,还是让我感动,让我感叹。

或许,无论岁月有多少个冬天,生活的色彩就应该是这样的。

冬天,我也要做一只麻雀,窝在家里,唱着最平凡的快乐。那么麻雀肉,你呢?

作者简介:万继军,70后甘肃酒泉人,中学高级生物教师,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在繁忙的间隙,记录生活,感悟人生。

新散文

请支持以下文章:人性之美、大爱、怀旧、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精神、自然等。

投稿邮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