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 大闸蟹详解(三):外部特征、摄食口器

当你看到大闸蟹咕咕叫、吐泡泡的时候,你一定很好奇大闸蟹为什么会吐泡泡。而且我记得很多有吃大闸蟹经验的人,都喜欢买喜欢吐泡泡的大闸蟹。这是因为大闸蟹和人类不一样,它们和鱼一样,是用鳃呼吸的,在水中呼吸就不用说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大闸蟹的鳃不断的和流动的水进行氧气交换。

众所周知,大闸蟹是能在陆地上行走的两栖动物。大闸蟹离开水面的时候,它的神经非常紧张,呼吸也非常用力。大闸蟹的鳃是蓬松的,可以保留很多的水分,而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也很大。因此,大闸蟹鳃里的水和它用力呼吸的空气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很多的气泡。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用手拿起一只大闸蟹大闸蟹,它会变得非常紧张,甚至会吐出黑色的胃液。因此,螃蟹“口吐白沫”就是螃蟹呼吸困难的证明。聪明的人一定明白,越新鲜的大闸蟹,它的呼吸就越困难,产生的泡沫就越多。因此,喜欢吐泡泡的大闸蟹往往是比较健康、精力充沛的大闸蟹

我认为大闸蟹的嘴是它结构中最精妙的部分。大闸蟹的嘴里有六对“牙齿”,分别是一对“大门牙”(大颚)、两对“犬齿”(小颚)、三对颚足。所以大闸蟹进食时的动作非常复杂,所有的食物都必须经过这六个门,才能进入大闸蟹真正的嘴里。

大闸蟹的嘴巴结构也十分奇特,有三片“嘴唇”——一片上唇和两片下唇。当食物进入真正的嘴巴中,大闸蟹才算完成了进食活动。说实话,大闸蟹进食起来确实有些吃力,里三层,外三层。大闸蟹的嘴巴上长满了许多细小的毛,那是大闸蟹的感觉毛和鬃毛。它们是大闸蟹的感觉器官,可以让大闸蟹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作出反应,也是大闸蟹在自然界中生存的秘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