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什么喝什么,反映出你对生活的态度

国庆假期第二天,你们已经开始吃喝了吗?

无论是久违的家乡美食,还是亲朋好友的聚会,亦或是旅行途中的当地美食,尽情享用吧。不过,大快朵颐的同时,也要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很多美食,即使是“剩菜”,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就看你怎么烹制了。

【闲暇笔记】第二期,祝你:吃好,喝好。

“国庆假期,《夜读》推出专题专栏【闲情笔记】,意在“偷来生活中半日闲情”,把日常闲趣融入灵动优美的文章中,用平凡的烟火治愈身心的疲惫,把人间小幸福炒成生活大美学,生动有趣又精彩!还有多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好声音”朗读,敬请关注!”

“生活态度”

作者/张嘉伟

阅读:郑莉 | 《新闻联播》主播

音乐:阿坤-《美食制作的背后》

我父母的生活习惯差别很大。具体来说,妈妈一丝不苟,脾气火爆;爸爸懒散随意,得过且过。在饮食方面,爸爸不喜欢买菜,喜欢吃新鲜食物。吃完饭,不管剩下多少,他都会全部扔掉。如果妈妈动作慢,他先到,她就会跳起来骂:你又浪费了!

母亲受奶奶的影响,懂得因地制宜,无中生有。奶奶在世时,她的拿手菜是红烧鳗鱼筒,香甜嫩滑,非常好吃,但我吃的时候,总有一种“日本兵探地雷”的感觉。因为一是她舍不得扔掉鳗鱼头和尾巴,怕蛇的我,看到鳗鱼头都会被吓死;二是她总喜欢配上蒜蓉,蒜蓉是增味剂,远远看去就像几条小蛇盘绕在白石头之间。奶奶却辩解道:这些都是用钱买来的!

奶奶传给妈妈的第一道即兴菜是一道奇怪的面食,无锡话叫“揽湖面”。比如,中午吃剩汤,就拿汤来做面条。面条又宽又扁,汤汁浓稠,蔬菜、毛豆、肉丝等半融化在汤里。吃下去什么都黏糊糊的,却意外的甜。秋天的午后,如果饿了,晚饭还没准备好,吃一碗面条充饥还是不错的。

奶奶也喜欢混搭,青菜猪肉毛豆鸡蛋汤里会加面条,偶尔加点小面团和大年糕,一碗面就一大碗,但因为煮得好,面香汤鲜,清爽不油腻,非常好吃。

咸粥系列是烂面系列的“姊妹党”。父亲对此毫无异议,有时甚至亲自下厨。江南的酒楼都有“菜粥”,意思差不多:剁碎的青菜、香菇、腊肉,味道清香。咸粥也差不多,不过如果把菜粥比作木婉清的话,咸粥就是康敏了。

水边咸饭没有固定的定额,什么食材就用什么食材,只要不是卤的就行。米饭多半是吃剩的冷饭。《食神》里,周星驰教“炒饭大王”:“做炒饭要用剩饭。”剩饭比刚煮好的白米水分少,弹性更大,韧性更强,可以煮很久。所以,煮咸饭通常会让菜品和食材“变色得面目全非”,美女变成中年妇女,但米饭不烂,甚至还挺入味。以前南方家家户户都储藏一些虾米(当地方言叫“开洋”),加一点点,味道就大大提升了。

我爸爱吃鱼冻,没有刻意做的那么花哨,无非就是前一天卤鱼没吃完,就把鱼骨去掉,刮出肉丝散在汤里,放冰箱冷藏一夜。第二天胶原蛋白凝结成布丁状,下面藏着无数鱼丁,爽滑鲜嫩,最适合用来煮粥、下酒。

摄影:凯歌

鱼汤冻是利用汤汁的一种方式。南方人有时爱好汤汁胜过爱肉。比如我妈做红烧肉,吃的时候不碰肉,只把汤汁浇在蒸蛋上。我爸认为汤汁拌饭是天下第一好菜,所以每次宴席上吃红烧猪蹄,打嗝的人都会婉言谢绝,只有我和爸爸会去剖开猪蹄,把好瘦肉拿出来,加入浓汤拌饭。

好的鸡汤要求清如水,清澈鲜美,但江南上一代的鸡汤要求油很多。汤面金黄,没有一丝蒸汽,看上去就像正宗的过桥米线。这锅鸡汤不仅香浓浓郁,而且将鸡肉舀出食用后,还可以加上笋片、腐竹、丸子、香菇,又是一道别样的菜。

每到冬天吃吃喝喝,家里要是准备年夜饭,总会留下一大堆菜。过年前几天,到处走亲访友,家里的饭菜总是简简单单的,所以经常是咸饭、糊面、粥配菜。那时候,各种华丽的“即兴菜”很受欢迎。

有一年,吃完一锅栗子鸡,还剩下一些鸡汁和一些栗子。父亲实在不想出去买菜,就用鸡汁煎了两个鸡蛋,把栗子磨成粉,包进年糕里煎着吃。香味四溢,年糕都没吃完,家里来了客人,儿女们都抢着吃。

有一年,因为去农村吃年夜饭,家里没有存粮,妈妈就想出了用鱼的主意——过年的时候,爸爸的公司送了一条大青鱼,意味着每年都有余粮。鱼身腌制起来可以做咸鱼,妈妈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鱼骨和鱼头略煎一下,然后汤里加豆腐和鸡蛋,熬成一大锅。鱼尾和鱼鳍非常肥美,还冲洗掉了很多鱼胶,用鱼头汤做了一道假鱼翅饭。事后我们在一起看电视聊天的时候,都说这鱼活得有价值,我们家把它身上的每一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直到现在,我回家吃饭,父母还是会尽量吃自己家里的东西。每次吃完饭,妈妈都会呆呆地看着食物,想着要怎么改变世界,爸爸就会笑她又想吃糊糊的东西。妈妈就生气地说:“不是你懒,不想开车送我去商店,我才会这么做。”然后她就开始向我抱怨爸爸有多懒,每次开车出去都会撅嘴。

我想,如果父母懒惰,他们就会天天在外吃饭;如果父母赶时间,他们大概就会天天吃新鲜食物。这样的性格组合,才能让我们过年吃得烂面条、咸米饭、鱼冻、卤肉、鸡汤、青鱼汤。这种我奶奶一生都遵循的态度,看到剩菜就做,做啥就吃,爱吃啥就吃,用我奶奶的话来说,这叫“活”。

出自:《只想喝碗热汤》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读者:郑莉

新闻主播

巧妙的食品二次加工,

做到美味又不浪费。

这是一个省钱的好方法。

这也是人生的智慧。

然而,避免浪费的最好方法是

或者从根源上控制数量:

想吃多少就做多少,想吃多少就点多少。

以下九项“清洁餐桌计划”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