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从北欧回来。 我当然想念中国菜。 这次我特别错过了一家大饼油条店。 我四月份去苏州春游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我当场吃了一个大蛋糕。 实在是太好吃了,到现在还是那么香……
姑苏市定慧寺巷有两座宋代古塔。 附近的菜市场因此被命名为“双塔”。 从凤凰街过观台围桥就到石匠巷了。
双塔市场门口有一排小吃店:糕点小吃、馄饨锅贴、鸡蛋饼、豆腐花。 伴随着桥下的流水和柳树,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苏州人很幸运。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王氏临记,这是一家开了20年的夫妻店。 这是苏州最好吃的煎饼。 听说是连锁店,不过双子塔是主店,每天店门口都排着长队。 有的上海人专程收拾行李回上海。
普通的大饼售价2元、5元。 我们大方地花5元订了一份“定制”的。 收银员小姐很搞笑地回答:你选对了。 这是一次奢华的体验!
一旁的案板立刻忙碌起来,订制的大饼一下单就做好了,当场将面团擀开,加了双份酥皮,再加上猪油,然后送进烤箱。
那个烤大饼的小伙子一定是小王吧? 这个年轻人的动作十分有力,而且大胆。
他挥动铁锨,将烧焦的炉壁刮干净,然后徒手将饼放进炉里! 我们一看惊呆了,难道真的不热吗?
欣赏了两遍小王的煎饼手艺,我们的煎饼也烤好了,阿姨叫我去取。
“嗯?看起来很像吗?”
阿姨不肯,从隔壁拿来了一个大蛋糕,“你看,怎么一样啊?这个更大,是大蛋糕中的皇帝啊!”
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旁边那个烧焦的更诱人……里面塞满了腌梅干吗?
当你拿到热气腾腾的大饼时,洋葱和芝麻的香味扑鼻而来,面条和肉的香味扑鼻而来。 咬下去的时候,饼的酥脆和松软恰到好处,最后爆出一股猪油的味道,猪油又出来了。 与葱花相结合,让你的嘴里充满了踏实的味道。
我一直用塑料袋吃饭,直到我被带走。 突然我看到包上有一双黑色的眼睛盯着我,我惊呆了……
小王的芝麻饼干配方是“优质面粉和猪油,去皮芝麻”。 但我吃过很多大饼,他们的显然更胜一筹。
是不是因为用木炭烤的,所以多了一层香气? 难道是因为时间的积累,才掌握了火种? 难道肉馅饼都是手工烤的,所以烤箱的位置才是关键? 当我还在擀面皮的时候,伏笔就已经埋下了……
突然我听到隔壁的煎锅又爆炸了。 我跑去查看,发现他们的油条不错,没有用明矾,而且每天都换色拉油。
最后我按捺不住,买了一块糯米糕。 角都歪了,香蕉都烧焦了!
你们都来了,我们再吃一顿苏州糕吧!
隔壁就是日升兴,据说是书院巷明月楼的姐妹店。
看店的阿姨用苏州话说:“我从凌晨四点就到了,只是休息一下。”
商店后面是一家工厂。 柜台上摆着刚蒸好的糕点。 它们饱满而柔软,仿佛还在呼气,滚烫的气息充满了塑料袋。
色彩缤纷的蛋糕展现了食材的颜色学做大饼油条,红豆、玫瑰花、枣泥、南瓜、红糖、黑米、绿豆、薄荷……光是排列组合就让人觉得甜甜的。
我们组团去买蛋糕,想尝试各种口味。 阿姨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了一个超级迷你的塑料袋,用刀给我们切开,一块一块地取出来,一个一个装袋。 毕竟她是苏州人,做事非常细致。 是的!
今年没吃青团,这边还没卖,就买来尝尝。 新鲜的艾草,家常炒的豆瓣酱,还有晶莹剔透的猪油,咬下去就在嘴里融化了。
来买海绵蛋糕的苏州阿姨看着我们切着吃,笑着说:这家店只有阿拉当地人知道,你是怎么找到的?
我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心想,到了鸡头饭季节,我还会再去逢门菜市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