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糕 自带年味的“老宜昌点心”,你最喜欢哪一款?

过年了,年味越来越浓。

新年将至,人们购买年货的热情越来越高。 老宜昌点心自带年味,老少皆宜,味道香甜,一定是合家团圆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矮子派

宜昌最受欢迎的馅饼店,到底有多迷人? 看看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就知道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炒子饼成了宜昌人走亲访友时必备的小吃之一。

外脆内软……所有的馅饼都是手工制作的。 独特的牛油皮和手工馅料在师傅手中调和,将甘甜送入食客的嘴里。

摄影:乌托邦影像

芝麻味醇厚,回味悠长:煮好的冰糖馅料与整颗黑芝麻混合在一起,口感特别绵密柔滑。 辅以芝麻,提升风味,丰富味蕾。

桂花飘香,花团圆:饱满的桂花经过浸泡、煮、拌、炒、筛等几道工序,制成细腻的糖桂花馅。 桂花馅在口中软化,与酥脆的饼皮结合在一起。 带着淡雅的肉桂香,显得优雅。

绿豆甘甜鲜爽:古老的冰糖馅料与绿豆的浓郁香气相结合,提味,减少了甜味,增添了绿豆的清香。

原味豆沙,香甜可口:红豆沙采用独特配方制作,红糖馅揉制而成。 它有双重口味,可以满足挑剔的味蕾。

口味小贴士:

口味小贴士:

刚出炉的馅饼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十分诱人。 建议趁热吃!

顶级蛋糕

热气腾腾的丁丁糕是我冬天童年的美好回忆。 将现磨的米粉和红糖放入特制的木杵中,当蒸汽冒出时,这道香甜浓郁的街头小吃就做好了!

然而,这种看似极其简单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却需要很多步骤。 大米需要浸泡、煮熟、磨成粉、过筛……最后,就制成了散发着淡淡米香的原汁原味的米粉。

摄影:龙柱子

刚做好的顶顶糕里红糖已经稍微融化了,糕体松软,有嚼劲。 咬上一口,甜热包裹着米粉原有的香气,愈发浓郁的甜味在口中溢出,回味无穷。

那么,为什么叫“丁丁糕”呢?

丁丁糕是由米粉、糯米粉、红糖粉制成的。 放入特制容器中,加入少许红糖,既起到点缀作用,又起到调味作用。

将其放在正在冒热气的蒸汽阀上,只等两三分钟,热气就冒出来了。

最后放在木杵上,轻轻顶上。 这就是灵魂被注入顶级蛋糕的过程。 软糯香甜可口的顶层蛋糕就做好啦~

口味提示:

口味提示:

街头美食当然要在街头品尝啦!

麻饼

老一辈宜昌人对传统糕点的痴迷不仅仅是为了过年,也是排解思乡之情的一种方式。 饭后,一壶好茶,几样传统小吃,追忆往事……

五峰烧饼起源于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五峰长乐坪白鹿庄村。 如今,它是按照古老的方法制作的,并减少了糖分含量。 又脆又甜,恰到好处!

摄影:五峰味·芝麻饼

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明、清时期。 五峰茶农将茶叶运到市场进行交易。 于是,商人、苦工、搬运工以及专门从事长途贩运的骡队和商队开始出现。 他们背着货物,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各地。 这种芝麻糕携带方便,馅料极多,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干粮。

时代变迁,传统的干粮演变成了现代的茶小吃,搭配清爽淡雅的明前茶。 一杯茶,一口脆饼,好舒服~

芝麻糕的亮点是外壳上的芝麻。 精选芝麻,用大火快速炒至香脆。

轻轻掰开,就会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细细品味,小麦的香甜夹杂着芝麻的酥脆,带来久违的满足感。

口味提示:

口味提示:

传统手工芝麻煎饼,吃起来很饱,推荐当早餐或者下午当点心。

和牛蛋糕

“土家切糕”——瓦鼓糕,你吃过吗? 采用五峰高山野生植物——瓦谷为主要原料,香脆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在五峰当地,又称“瓦鼓糖”。 《五峰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水晶糕,五峰土家族受鄂西最大的容梅土司(土皇帝)统治。 相传瓦古素被选为贡品赠送给容梅土司,深受土司贵族的喜爱。

摄影:五峰味·瓦谷苏

瓦骨酥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精致考究。 婴儿米煮的时间长短和倒糖浆的时机都很关键。

采用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和牛酥,形状整齐光滑,厚薄均匀,酥脆可口。 除了具有和鼓特有的酥脆外,还具有芝麻、花生仁的醇厚风味。

口味小贴士:

口味小贴士:

和骨酥口感酥脆,微甜,老少皆宜。

水晶蛋糕

水晶蛋糕在当地被称为“皇家公主蛋糕”。 沿袭300多年的古老手工制作方法,产品口感柔和香甜,清香不腻。

双层糯米馅软糯香甜,酥脆的糖馅肉眼可见,颗粒分明,散发着香气。 造型独特,味道独特。

酥糖的甜味包裹着糯米的香气。 果然只有纯手工才能做出如此扎实的味道!

摄影:五峰味·水晶蛋糕

原料为优质熟糯米粉和优质麦芽糖。 吃在嘴里柔软湿润,不粘牙。 它蓬松糯糯,清香扑鼻。

咬一口,感受米饭的甜味。 再加上里面酥脆的糖馅,双重味道交织在一起,甜香恰到好处。

口味小贴士:

口味小贴士:

纯手工制作的水晶蛋糕,带着一丝甜味,非常适合送给长辈!

传统年糕

还有脆米花、雪枣和金果。

……

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