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食欲不振,甚至长期拒绝进食的一种疾病。 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 本病多发生于1~6岁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 引起厌食的主要原因多是由于饮食不当、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所致。
比如,一些家长缺乏婴儿护理和保健知识,经常沉迷于大量高营养零食,如巧克力、糖果、糕点、牛奶、冷饮等,这些“只苗苗”恐怕而“小公主”不会变胖,也不会变壮。 结果适得其反。 过量食用大量营养补充剂超出了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 长此以往,会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导致小儿长期贪食,食欲不振或缺乏,甚至拒食。
现代医学也认为本病与缺锌有关。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9个省市有60%的学龄前儿童锌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并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厌食症。 研究表明,缺锌会阻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损害味蕾,减少味觉激素的分泌,导致厌食。 体内锌不足,明显影响消化功能,导致孩子吸收功能差,营养不良,不思进取。 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儿童厌食症”。
如果你的宝宝有厌食症,你该怎么办? 在这里,小燕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有效、易于接受的家庭药膳粥,供家长选择。
1、山楂消食粥:
山楂30克,白术15克,粳米100克,鸡内金(细粉)10克,红糖30克。 将山楂、白术入锅煎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红糖、鸡胗煮粥,分三份食用。 此粥适用于纳差,脘腹胀满,大便干硬,色黄,舌苔薄腻。
2、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20克,鸭胗切碎,粳米100克,陈皮6克。 先将陈皮煎取汁去刺,然后将上述药物放入锅中,小火煮成粥,每日食用。 此粥适合小儿因消化功能不好而引起的厌食,如大便不消化、腹胀、疲倦乏力等。
3、健脾山药粥:
山药200克,云苓200克,鸡内金20克,芡实100克,粳米450克。 将药炒至微黄色,研末。 每日早晚服30克,用开水煮或冲成糊状,立即食用。 此粥适用于食欲不振、便溏久泻、气短乏力、水肿消瘦、脘腹胀满等症状。
4、番茄汁:
将5至6个西红柿洗净,放入沸水中浸泡5分钟,去皮、去籽。 然后用干净纱布捻挤,滤出汁液,不加糖,每日2~3次,每次50~100毫升。 此汁具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的功效。 适用于纳差口渴、口干烦躁、潮热盗汗、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舌苔淡黄等。
5、白萝卜丝:
取新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 将萝卜洗净切成小块,用开水煮一下,捞出,晾干半天; 然后放入锅中,加蜂蜜,小火煮沸,拌匀,待冷却健脾粥,装瓶备用,每餐后服数片,连用6~7天。 适用于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软、腹泻、大便不消化等症状。
6、鲫鱼粳米粥:
鲫鱼100克,薏苡仁15克,羊肉50克,粳米20克。 鲫鱼去鳞、内脏,羊肉切片,与薏苡仁、粳米煮粥,加调味料服,每日或隔日一次,连续10天。 适用于面黄、疲倦、懒惰、口腻、口渴、便溏者。
7、梨粥:
3个新鲜梨。 将梨洗净,连皮切块,去核,加水适量,文火煮30分钟,取出梨块,加入洗净的粳米100克,煮成稀粥。 早上吃一次,晚上吃一次。 此粥生津、清热、养胃。 是治疗胃液不足引起的厌食症最理想的食疗方法。
另外,对于厌食的孩子,关键还在于合理喂养、改进营养方法、正确调整孩子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正确的病后护理。 小儿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 病后,孩子的饮食要清淡可口,食量要慢慢从少量过渡到正常。 还可以让孩子多吃牡蛎、花生、豆类、豆芽和发酵食品。 这些食物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分解植物盐,促进锌的吸收,改善厌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