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又名金蝉、金蝉,属昆虫半翅目。 夏天走在山路上,“蝉、蝉”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响起,常常给人一种“蝉鸣林静”的感觉。 但今年夏天,蝉却因一个意想不到的原因走红——“炒蝉”成为网红美食并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蝉的消费量增加,其价格也随之上涨。 一些地方掀起了“组团捉蝉”的热潮。 近日,四川西昌二屋山,上山捉蝉的人数不断增加,有时每晚都有上千人。
连日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蝉的种类和产地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大。 现在的价格是一两百元一斤。 与蝉一样,蝉的棚壳也成为了“网红药材”,每斤售价二三百元,药店零售价高达七百八百元一斤。斤。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在各地捉蝉,有的月收入几千甚至上千元。
——捉蝉——
全家一起出去,几千人打着手电筒上山捉蝉。
四川是中国金蝉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夏季是蝉羽化成虫的时节。 蝉幼虫从地里钻出来,等待着破壳而出。 8月8日晚上8点左右,天色渐渐暗下来,四川西昌二五山的山林开始热闹起来,捕蝉人随处可见。
▲捕蝉者捕捉到的金蝉
沿着国道行驶,一群群人不断上山,有男人、有女人、有孩子。 他们一手提着塑料桶,一手提着手电筒,穿行在山林间,捕捉从地里钻出来的小蝉。 红星新闻记者遇到了前来捉蝉的张先生一家五口,并跟随他进山。
“今天下雨了,所以上山捉蝉的人不多,今晚大概有几百人,有时每晚都有几千人。” 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油炸知了,最近一段时间,上山抓蝉的人日益增多。 主要来自附近村民,“也有专门从城里赶来体验小时候捉蝉的乐趣的。”
进入森林,张先生用手电筒仔细寻找树干或树叶上的蝉。 “蝉羽化的过程很快,如果抓到了,就得把它们放进水里,不然它们就会飞走。” 天色暗下来,捕蝉四散,手电筒灯光摇曳。 远远望去,山林星罗棋布,场面十分壮观。
——卖蝉——
每晚最多钓几百条,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钱。
有人捉蝉,有人买,一夜之间就买了。
晚上9点多,捕蝉人陆续带着收获下山,来到二屋山水厂交易市场。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买家前来砍价,有市民一次性购买了1000多个“尝鲜”。 当地镇政府派出交通辅导员疏导交通,交警在现场执勤,保障群众安全。
▲金蝉交易现场
当晚,每只金蝉的交易价格为0.3-0.5元。 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在山上待了1个小时,捕获了500多只金蝉。 “今年金蝉刚上市的时候,能卖到70、80毛钱一只,现在只能卖到40、50毛钱。一斤金蝉几乎有200多只,相当于卖100元一斤。” 他说,每年捉蝉一个多月就能赚几千元。
在凉山惠东县,也有不少人捕捉金蝉。 不少捕蝉人表示,捕蝉不需要技巧,一两个小时就能赚几十上百元。 近年来,随着金蝉价格的不断上涨,涌现出一大批捕蝉者。 他们忙碌一个多月,就能带来几千甚至上千元的收入。
“今年价格涨了不少,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买家李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以前很少有人吃蝉,每斤卖几块钱。 “现在吃的人多了,价格也和10年前一样了。” “比以前至少多了五倍。” 他说,这些蝉有的卖给了当地市民或者餐馆,有的则卖到了其他地方。
——金灿——
“炸蝉”热销,某电商月销超2万单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蝉(蝉)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金蝉的习惯,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 最常见的吃法是“炸金蝉”“金蝉”。
由于生长阶段不同,食客也将其分为金蝉、白蝉和黑蝉。 其中,金蝉从地里爬出来,还没有脱壳,白蝉刚刚脱壳,黑蝉是从白蝉长出来的。
8月9日,红星新闻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商家出售金蝉。 有的卖不到1元,有的卖到1元以上,每斤价格都在1元以上。 两百元之间。 有电商卖家表示,现在吃金蝉的人越来越多,月销量超过2万单。 “有些地方对粮食的需求量很大,所以价格可能会更高。”
▲电商销售的“炸金蝉”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全国多地的金蝉买家发现,由于品种、产地不同,金蝉的价格差别很大,各地价格都在逐年上涨。 在山东潍坊,今年单只蝉售价超过1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0%左右; 在浙江杭州,单只金蝉售价1-1.5元,单只白蝉售价2-3元。 在安徽亳州,金蝉单只价格为0.8元至1.2元。
据《扬子晚报》报道,在“金蝉之乡”徐州沛县卢楼镇,一位买家一晚上花费40万多元购买了两吨金蝉。 同时,一个金蝉养殖合作社一年可销售金蝉蛋近2000万枚,有的养殖户通过出售金蝉苗一年可创收上百万。 据山东媒体报道,济南章丘新丰村有300多户饲养蝉,该村每年蝉交易额可达400万元以上。
– 蝉蜕 –
价格创历史新高,十年内涨四五倍
与“蝉”一起,它的蜕壳——蝉蜕走红,成为“网红药材”。
公开数据显示,蝉蜕的价格正在逐年上涨。 目前药材市场价格为二三百元一斤,有的连锁药店售价高达八百元一斤。 河南一位蝉蜕买家表示,近十年来,蝉蜕的价格上涨了四五倍,价格屡创新高。
▲捕蝉员在森林里用手电筒捕捉蝉
蝉蜕价格的飙升也与蝉被大量吃掉有关。 药材经销商刘洋告诉记者,近年来,各地捕蝉餐饮的现象屡见不鲜,野生蝉资源正在减少。 另外,今年受气候影响,部分产区出现强降雨,不利于蝉幼虫生存,产量减少。 “蝉和蝉蜕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价格持续上涨。”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蝉蜕的高价也有资本炒作之嫌。 “原来每公斤的价格只有7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400多元了,高价已经逐渐超过了它的价值。”
多地捕蝉人士告诉红新闻记者,过去几年,一个人每晚可以捕捉数百只蝉。 现在捉蝉的人多了,有时每晚只能捉几十只、几百只蝉。 “每天晚上,一棵树可能会被搜查好几次,确实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抓到了。”
蝉越来越难捕捉,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 山上的蝉将来会消失吗?
– 专家 –
金蝉不是保护动物,四类人不宜吃金蝉
8月9日,成都花溪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蝉大部分都是金蝉,不属于国家保护物种,因此捕获它们并不违法。 “一般来说,在森林里捕捉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因为蝉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都会大量出现,人工捕捉几只影响不大。”
▲捕蝉者捕捉到的金蝉
“蝉是一种靠吸食植物汁液生存的害虫。” 赵力说,中国人历来有吃蝉的传统,很多古书中都有记载。 另外,山上的蝉没有受到污染,可以食用,但不建议在城市绿化带大规模捕捉蝉。 “很多人也喜欢蝉鸣,认为这是大自然的声音,为城市的夏天增添了乐趣。 ”
赵莉说,蝉确实好吃,但吃多了可能会引起昆虫蛋白过敏。 “前段时间我在云南尝了一些,没几个小时就过敏了。”
医生表示,金蝉中异性蛋白含量较多,容易引起过敏,不建议过敏体质的人贸然食用。 近日,杭州市卫健委发文指出,过敏体质、肾病、痛风、肝病患者不宜食用“蝉”美食,普通人每天食用不宜超过5-8块。 很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红星新闻记者姜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