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橄榄,又名白橄榄、黄橄榄,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水果。 可生食,也可加工成各种果脯。 中国种植橄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汉代,“三府黄土”就已栽培橄榄作为名贵果品。
绿橄榄是常绿乔木,寿命很长,100岁仍能产出高产。 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比较耐旱、细脊。 它很粗糙并且易于管理。 是改造低产林、绿化荒山、提高山区价值创造率的理想工具。 优良果树。 青兰高度8-15m。 树冠开放,宽10-18m。 支链含有芳香树脂。 主根肥厚,半肉质,深入土壤达3m。 根群主要分布在距地面20-120cm的土层中。 小叶对生、完整、革质。 叶子背面的叶脉较突出,并有小凹痕。 它们被压碎后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与叶等长或稍短,花白色至黄白色。 核果椭圆形至卵形,成熟时黄绿色。 芯部坚硬,两端尖,芯部表面粗糙。 有三个桃子、四个李子和七个橄榄。 橄榄需要种植7年才能结果。 成熟期一般为每年10月左右。 新的橄榄树最初结出的果实很少,每棵树只结出几公斤。 25年后这个数字会大幅增加,可以达到500公斤以上。 橄榄树每结果一次,次年的产量一般都会减少,休息期为一到两年。 因此,橄榄产量每年都有所不同。
普宁绿橄榄品种资源丰富。 普宁市有30多个品种的青橄榄。 其中,主要优良品种有冬节圆、大红心、红籽、红心、丁香橄榄等10多个品种。 其中,冬节圆绿橄榄最受欢迎。 其“果大、肉脆、纤维低、化渣、香气甜、回味浓、品质高、外观好”等优点被评为“广东省名优珍稀水果”。 青橄榄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果肉富含钙和维生素C,还具有生津止渴、治疗咽喉肿痛、解酒毒鱼等多种药用功效。青橄榄药用檀香是橄榄中最好的品种。 对治疗慢性咽炎、声音嘶哑、咽痛、咽干、肿痛、瘙痒、异物感、扁桃体炎、咳嗽、咽喉痰多等症非常有效。 现在也广泛用于降低血压、血糖、血脂,对软化血管有一定的作用。
普宁清澜主产区分布
普宁青兰 青兰是普宁市的传统水果之一。 栽培历史悠久,遍布全市。 主要产区有里湖、梅塘、红阳、广泰、石牌、高浦、川浦等地。 产量最高的植物是云落红饶,其长度超过河边,年产量达1250公斤。 全市种植面积8000多公顷,总产量4000吨,居全国第一。 1996年6月,普宁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青橄榄之乡”。 2006年3月,经农业部南亚热带农作物发展办公室批准,普宁市被认定为“南亚热带青橄榄名优基地”。
普宁清澜传说
绿橄榄是橄榄科常绿乔木。 其种子北方称“青果”,南方称“橄榄”。 中国是橄榄的故乡,产量居世界首位。 相传,有一位老中医,医术很高明。 有一天,一位名叫黄三的男子来看病。 他说:“我早就仰慕黄先生的名声,今天来这里求医,我又胖又懒又穷,希望他能治好。” 老中医暗自认为,这“三病”的根源就是懒惰,首先要改懒惰为勤奋。 然后告诉他:“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早上去茶馆喝橄榄茶,然后捡起橄榄核,回家种在屋前屋后,经常给树苗浇水,保护它们。”等它们变成森林,结出果实的时候,再来找我吧。” 。
黄三按照指示,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片森林。 几年过去了,橄榄从幼苗长成树木,从树木长成森林,又从森林长成果实。 黄三终于变得勤奋起来,变得更加坚强。 但他仍然很穷。 然后我就去找了一位老中医。 老中医笑着说道:“你不再又胖又懒了,你可以回去了,从明天开始,我会帮助你不再贫穷。” 第二天,果然有很多人来黄三那里买橄榄。 从此,黄三不再贫穷了。 原来,老中医开方时需要橄榄入药,但该地区无产,于是想出此法来治疗黄氏三病。 人们钦佩老中医的智慧。 橄榄,又名青橄榄、青果、青籽,是橄榄科植物油橄榄的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等地。 绿色果实冬季成熟,是冬春季不可多得的适销水果。 果实为硬壳肉质果实,纺锤形,无论成熟与否,颜色均为绿色。 初吃时略显酸苦,但久嚼后,味道转甜,充满口水,回味无穷。 经蜂蜜浸泡后,极其甘甜,味道宜人。 是茶、饭后的上佳食品。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五香橄榄、丁香橄榄、甘草橄榄等。
中医认为,橄榄性味甘酸,入脾、胃、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解刺除刺的功效。 适用于咽喉肿痛、烦渴等症。 《日化子本草》称其“开胃,下气,止泻”。 《本草纲目》称其“生津,止烦渴,治咽喉肿痛,嚼咽汁,能解诸鱼蟹之毒”。 《滇南本草》称“能治咽喉火诸炎,大头瘟。能利湿清热,春暖,生津止渴,化痰,解鱼毒,酒毒,解毒。”停滞。” 橄榄营养丰富。 果肉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钙、磷、铁等矿物质。 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还含有很高的钙。 且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合妇女和儿童食用。 冬春季节,每天嚼2~3颗新鲜橄榄,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青橄榄,故民间有“冬春橄榄胜人参”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