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业态不断变革后,美食综艺变成了只有美食的综艺。
拓介 编剧
编辑。 雾秒
从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的主题到转变为一场厨房冒险。 《中餐厅5》的巨大变化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华为二公主”姚安娜、“甜蜜野小子”丁真、“山河令兄妹”龚俊、周晔,《中餐厅》请来的明星人气越来越高,但他们的厨艺却差强人意。越来越低。 ,最终餐厅里没有食物,只有新人进厨房时的惊讶。
“美食是讲究技巧的,今天的综艺不是废话吗?” 热爱美食的观众小杨抱怨道。
作为美食大国,中国人对美食有着高度的热情和创造力,国内美食节目的影视传统也源远流长。 2012年是一个分水岭的一年。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收视奇观,也引发了国内美食纪录片和美食综艺的热潮。
美食综艺最火的时候,地级及以上电视频道有200多档美食电视节目,包括《顶级大厨》、《综艺美食8街》、《我的厨房》、《美食游世界》等。 》、《星厨来袭》等,节目总播出时长超过28600小时。
到目前为止,美食类综艺基本保持了每年发布新品的节奏。 今年夏天,还有《听说很好吃》、《大厨荣耀》、《吃货团来打卡!》 《姐姐请我吃饭》等新美食剧遍地开花,更不用说《中餐厅》《请帮帮冰箱》等N代美食剧的持续竞争。
像《中餐厅》这样将美食与明星互动结合起来的“美食+”综艺节目并不新鲜,也是当今美食综艺的主流。
但“美食+”业态不断变革后,美食综艺变成了只有美食的综艺。
01 食物不是关键?
一朵红玫瑰提前浸泡在液氮中,取出来后,里面充满了“仙气”。 随后孟美琪拍了拍手掌,已经变得酥脆的玫瑰花瓣从花枝上掉落下来,洒在精心布置的盘子上。 上面有鱼子酱肝。
这一幕来自浙江卫视美食真人秀综艺节目《听说味道很好吃》。 在节目的第三集中,美食创意人Tango Z的要求是制作一道让女孩们兴奋的约会菜。 其中,主厨郭克的创意就是这款玫瑰鹅肝鱼子酱。 不管是什么口味,很多观众都因为菜品的美观而称其为“浪漫”。
“创意”是这档美食综艺的核心主题。 基本流程是:明星服务的“美味创意”提出美食创意后,四位厨师竞相下单制作。 如果没有厨师开灯,那么这个提案就会被丢弃。
厨师抢单后,会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提案进行创意美食创作。 最后由提议者、林依轮、孟美岐、王耀庆组成的“美味家族”及品鉴团进行品尝并打分。 高分通过的美食可以进入线下实体店的菜单。
“创意”是由明星的想法带动的,但这些提案大多比较模糊,比如宋祖儿的《妈妈不打》零食、火箭少女的《优雅烧烤》、杨迪的《走出阴影的昆虫美食》等。 《童年》……抽象而模糊的主题,让以此为基础制作的食物常常给人一种跑题的感觉。
少数引人注目的提案并未得到深入讨论。 例如,辩手颜如晶提出为一个人做食物,关爱大城市的空巢青年。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陈明提出改造食堂的炒西瓜月饼、炒葡萄玉米等“黑暗菜品”,要求创新、实惠、美味,有创意,有心。
不过这档综艺已经上线近一个月了,一直都是明星自己的粉丝圈子和可爱,基本没有给外界引起什么水花。 打开豆瓣,只有一百多条评论,大部分都是两星到三星。
有人抱怨明星唱歌、跳舞、互动太多。 每集都会邀请至少三位“美味创意人士”,他们会在短时间内离开。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存在感。 综艺节目元素较多,侧重点模糊。 食品计划的真正意义值得探讨。 但一只蜻蜓接触了水面并飞走了。
而节目组所标榜的“创意”,也未必真的是“创新”。 比如上面提到的用手拍玫瑰花的创意,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了。 一度以甜点的形式风靡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吸引网友纷纷打卡。 节目中美食开发商罗拉带上台的酸菜炒汤圆,更被林依轮现场指出是西南地区的一道家常菜。
“这不就是披着烹饪皮肤的‘艾斯’吗?” 有网友评论道。
制作食物的场景太少,这是受到批评最多、最集中的一点。 厨师对菜肴的构思和准备显然是美食节目中最有灵魂的部分,但这部分在整个节目中却表现不佳。 它分为三个美食主题部分,每个部分只有两三分钟的烹饪镜头。 镜头切换杂乱,厨师们几乎沦为背景板。
厨师的构思和制作一闪而过,节目中占用大量时间的就是品尝环节。 镜头始终聚焦、停留、甚至放大明星的面部细节,捕捉他们品尝美食后的微表情和评论。 然而,除了林依轮之外,节目中的大部分嘉宾都无法给出观众期待的专业美食点评。
等待食物出现的时候,不是厨师出手玉米炒葡萄,而是明星之间的聊天、游戏,无聊又无聊。 热爱综艺的肖央,第一集还没播完就换台了,“明明是美食节目,怎么就煮不好呢?”
“听说味道很好吃”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美食”作为永恒的财富密码,这些年被纳入了太多的综艺节目中,但美食已经不再是关键,成为了一档综艺对外宣传的幌子。
比如《中餐厅5》,这一季的明星人气太强烈,让人分不清是龚俊的《中餐厅》还是华为《二公主》的《中餐厅》。 但按人气选明星的后果是,节目中进入厨房的明星大多都是厨房新手。
在不同的录制地点,节目组会选择邀请当地顶级厨师教授明星特色菜肴,要求嘉宾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三道菜,成长为独立厨师。
这段时间吸引观众的,与其说是美食的魅力和厨艺的比拼,不如说是明星们初入厨房时的尴尬。 在这种“美食+挑战”的模式中,你看到的不是食物,更不是美食挑战,而是明星们的社交和出丑。
同理,美食+交谈是《请离开冰箱》,美食+旅行是《十二味》《甜食走遍天下》,美食+情感是《美食美客》,美食+竞赛是《厨王》 》 》《明星大厨来袭》《新鲜主厨当道》……
组合千差万别,但核心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名人八卦、竞争和闲聊。
02 观众是C位
明星的数量越来越多,美食综艺节目也越来越受欢迎。 综艺节目并不能让人满意,反而让人有如鲠在喉的感觉。
过度的娱乐之后,观众开始怀念美食那种简单纯粹的快乐。 “以前除了美食,我还会寻找文化和人际关系,但现在我会在明星八卦中寻找美食。”肖阳说。
她以前很喜欢看名厨上美食综艺,和主持人一起品尝各种特色菜的魅力。 而不是听明星父母的闲言碎语中略显生硬的美食故事。
看了几年美食综艺,给肖阳留下最深印象的仍然是他年轻记忆中央视播出的《厨王》。 这档美食竞赛综艺于2012年首播,至今已播出九年。 自2014年起,特别集通常只在春节和国庆期间发布。
与如今以厨师为背景的综艺节目不同,《厨王》以厨师为主题,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专业厨师与外国厨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节目的赛制设计也很有趣。 有限的食材中,双方厨师可以给对方相同的食材,也可以从对方那里取相同的食材。
这就要求厨师在选择食材时不仅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要想方设法给对方制造障碍,防止对方图谋不轨。 在这样的赛事设计下,两队斗智斗勇,不遗余力地做“恶”事,比如抢走对方的盐或糖。
人们谈论的是,在2013年7月的一个节目中,外方拔掉了中方的石油。 让外方惊讶的是,中方居然拿了一块五花肉放在油里煮,解决了油的问题。 每次往返都非常难忘。
制作美食中的意外和趣事固然令人捧腹,但厨师们的巧妙创意和各方特色菜品的精彩呈现始终是节目不断吸引观众的最大亮点。 虽然是竞技表演,但节目的核心仍然是食物,而不是比赛的人。 “辣椒麻嫩牛肉”、“珍珠鸡松碗”、“西京酱烤银鳕鱼”等菜肴都令人赞叹不已。
厌倦了明星,剥夺了美食,“美食+”最终似乎什么都没有了。
曾有调查显示,尽管美食类综艺节目爆发,但观众的观看时间并没有因为节目时长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减少了。 云鹤数据显示,2020年有效霸屏的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榜单中,只有勉强算得上是美食综艺的《向往的生活》挤进了电视综艺前十。 。
市场最终对观众需求反应疲软。 除了最近上线的《听说味道不错》之外,8月4日上线的新网络综艺《厨师的荣耀》也回归了职业竞技模式。 该综艺选拔了董振祥、蔡浩、张勇等顶级厨师作为评委,并挑选了大多数业内认可的专业厨师作为选手进行角逐。
这档综艺节目刚刚上映,就被寄予厚望。 有媒体评价其为“宝藏综艺”、“最值得追的职场真人秀”。 但事实上,这种专业厨师之间的竞争,虽然在美食综艺变得更加花哨的今天看来很有价值,但在当时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不过,《厨师荣耀》的热度也不是很高,观众寥寥无几,甚至在豆瓣上都没有评分。
尊重观众,让美食回归C位,或许是美食综艺的一条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