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羊肉汤的经营历史可以追溯到180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单县羊肉汤文化。 如何挖掘文化,讲好品牌故事,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单县羊肉汤真正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单县羊肉汤、了解单县,成为当地人的愿景。
8月30日,大地湿漉漉的,阴雨绵绵,秋意浓浓。 济南银河大厦单县羊肉汤店的餐桌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端上桌。 沉浸在美食中的人们没有注意到,单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魏传勇也在店里。 作为济南首家官方品牌“单鲜羊肉汤”连锁店,开业八天每桌都翻了四五次,人气超出预期。 每次来济南出差,魏传勇都会到店里进行调研,了解顾客体验。
这一天,魏传勇还将中国单县羊肉汤产业发展专家研讨会移师济南。 此前,单县已经为如何将这碗羊肉汤标准化、品牌化,并最终产业化出县城、走进全国而努力了三年。 单县羊肉汤能否加入沙县小吃、红烧鸡等名牌小吃行列,实现餐饮连锁化,羊肉汤行业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很多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很快,一碗单县羊肉汤就将打造出百亿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济南开业的羊肉汤馆感动单县县长的心
记者查询公司,通过股权渗透得知,山东山阳千秋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阳千秋餐饮)成立于今年5月。 是单县综合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
“这是我县第一家实现羊肉汤标准化、产业化的试点店,是今年的‘县工程’,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经营状况关系到未来的产业决策和发展。 ”8月30日下午,魏传勇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每次来济南出差,他都会来店里考察,了解顾客就餐体验,通过积累经验更好地推动运营。 ,打造“单羊千秋·星贤羊肉汤”品牌金字招牌。
单县羊肉汤的经营历史可以追溯到180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单县羊肉汤文化。 如何挖掘文化,讲好品牌故事,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单县羊肉汤真正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单县羊肉汤、了解单县,成为当地人的愿景。
山阳千秋餐饮负责人郝彪表示,此前,当地不少羊肉汤企业曾尝试过外地开店,但大多都失败了。 一些小店还在坚持,但并没有获得可观的利润。 “我们分析原因,与抄袭传统单县羊肉汤配方有关,没有跟上时代潮流,没有考虑当地消费者的口味要求,导致‘水土不服’。对此,我们采用了淡化羊汤脂肪的工艺,采用标准化、工业化操作,同时将店面风格设计得更加时尚,摆脱了传统羊汤店‘黑黑’的印象。”
经过初步调研,郝彪发现,羊肉汤在济南特别受欢迎。 “济南是省会城市,在这里开第一家店,也有利于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开业八天来,我们每天都会向县长汇报当天的运营情况。” 郝彪直言,店内共有74家门店。 座位,开业以来日营业额最低为11000元,在同规模门店中有着不错的销售成绩。
注册单县羊肉汤商标是保护,也是双赢
记者注意到,这家连锁店的牌匾上“单县羊肉汤”字体右上角有商标产权标志。 这也意味着其他从事羊肉汤馆的商家不能再随意贴上同一品牌。 当政府部门牵头打造“单县羊肉汤”品牌时,当地其他羊肉汤店商家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
“单县羊肉汤是集体商标,所有权属于该县公益性协会长寿饮食文化协会,该商标属于协会全体会员所有。” 郝彪解释说,注册商标是为了保护单县羊肉汤产业。 在发展过程中,“单鲜羊肉汤”面临着小而散、大而乱、品牌价值感和体验感不强、走出去困难等问题。 羊肉汤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发展、传统地域特色亟待通过品牌建设和商标保护进行融合发展。
该商标已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知识产权局注册。 无论是单县商户还是外地商户,在经营过程中都需要获得品牌授权和特许连锁方式来使用该商标品牌,这样才能更加规范。 8月28日,单县羊肉汤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让单县地区的餐饮企业共享品牌使用权,大家共同发展。
“如果有商户想要参与运营,我们会像沙县小吃一样,提供全套标准化服务,保证运营质量,让单县羊肉汤品牌传遍全国。” 郝彪表示,当地从事羊肉汤行业的小商户只要不涉及侵权,就不会干扰正常的商业经营。 而是推动当地羊肉汤产业链的发展,通过把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合作共赢。
目前,“单阳千秋”已授权企业40余家,产值超过30亿元,具有较为显着的品牌效应。 “单县羊肉汤制作技艺”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亿产业链目标背后的“基本功”
单县地处山东、苏州、河南、安徽四省八县交界处,土地总面积16万公顷,其中耕地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4%辖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此外,还拥有“全国秸秆养羊示范县”、“中国绿色山羊之乡”等称号。 一碗历史悠久的羊肉汤会给这片土地带来怎样的财富和产业集群?
早在三年前,单县就已经在为羊肉汤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基本功”上下功夫。 分管农业农村的单县副县长桑娜表示,该县成立了单县羊肉汤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完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 2018年以来,该县还出台了《单县羊肉汤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意见》《单县2021年青羊汤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打造百亿级羊汤产业单县。 文化产业集群提供政策保障。 此后,又筹集逾10亿元建设单县绿山羊保育繁育基地、绿山羊研究所、1.1万亩羊汤文化产业园。
深耕保育繁育,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青山羊提纯、复壮和品种改良,为全县青山羊产业发展建立种质资源坚强后盾; 推广智慧养殖,建设标准化扩建养殖场; 围绕相关产业链,启动单县羊汤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屠宰分割中心、羊汤中央厨房等项目建设; 结合全产业发展,形成以单县为中心、辐射中原经济区的供应链体系; 发展餐饮连锁; 综合文化旅游。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使羊肉汤产业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单县全羊汤,彻底改变了各自为政、无序发展的状态。 截至目前,全县有规模以上畜牧养殖户124户,出栏量110万头,特色羊肉汤店65家,羊肉汤加工企业5家,冷链物流公司5家,年消费羊50万只。 在北京、济南、天津、菏泽等城市拥有羊肉汤科技授权店或指导店近千家,总销售收入达到约50亿元。
复制推广后,目标是餐饮连锁板块上市
羊肉汤作为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青羊养殖,第一产业养殖反哺第三产业发展。 如何推广单县羊肉汤连锁品牌,与知名的沙县小吃、红烧鸡、兰州牛肉面等竞争。 铁丁,元一智库农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拥有多年连锁品牌研究经验。 在他看来,做单县羊肉汤的基础在于绿色山羊养殖业,研究三产融合产业链标准化模式,而不是多开羊肉汤店。 “在打造单县羊肉汤品牌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和科技视野。” 铁丁解释道,粮食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议题。 单县羊肉汤作为中国第一汤,可以走出国门。 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先进的科技手段还可以使羊肉汤标准化、可复制。
目前单县羊肉汤在单县本身并没有任何门店。 济南店作为首家店已经开业。 对于未来的布局规划,郝彪告诉记者,单县羊肉汤餐饮连锁店的发展将分阶段实施,即试点期、推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确定不同阶段的投资。 业务重点。
试点期集中在2021年,主要目标是在济南、菏泽、泰安等地共开设5-10家标准化连锁店。 推广期为2022年,主要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在济南、菏泽、泰安等地开设的门店,并进军北京市场。 直营店数量将达到20家以上,力争达到30家以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单店模式。 ,发展加盟店80家以上,力争拥有100家以上加盟店。 发展期限为2023年,主要目标是巩固和发展现有门店,布局于华东、华北、东北等主要城市。 直营店数量将达到80家以上,目标达到100家以上,加盟店数量将发展到300家以上,目标达到330家以上。 成熟期为2024年至2025年,主要目标是巩固发展现有门店,在国内主要城市复制推广,直营店达到300家以上,发展加盟店700家以上,实现上市餐饮连锁业。
听完下午三个半小时的专家研讨会,魏传勇更加兴奋,他正在制定的羊肉汤行业发展五年规划也更加清晰。 进一步整合资源、引进人才、加强管理,全力推动羊肉汤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模式的生力军。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