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1、分布极为广泛

鲢鱼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淡水鱼类之一。 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 生长适宜温度与草鱼相同。 生长季节多在河流支流、湖泊中育肥。 低温季节,它食欲不振,但还是吃啊吃。 它们多生活在河床和湖泊深处越冬。 它们耐缺氧的能力极差。 由于水中缺氧,它们会立即浮到水面,有的很快就会死亡。

2.中上层鱼类

鲢鱼是一种中上层鱼类,大部分时间在水中的中上层游动进食。 它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游泳的习惯,但不太敏捷,喜欢肥水。 体型相似的个体经常成群游泳。 在水域的中上层,尤其是水质较肥的开阔水域,它们胆小,怕被打扰。 当受到网络电缆的干扰或接触时,它们会跳出水面并通过网络逃脱。

3.滤食性鱼类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 其鳃的特殊结构可以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 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 当长到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喜欢吃草鱼粪便和扔进去的东西。鸡和牛粪也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它们更喜欢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 他们对酸的食物很感兴趣,对难吃的食物胃口也很大。

4.季节性觅食

鲢鱼的食欲与水温成正比。 它喜欢高温。 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 炎热的夏季鲢鱼,它的食欲最为旺盛。 其食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除浮游生物外,春秋两季还吃大量碎屑。 对于饵料来说,夏季水位越低,食量越大。 冬季,进入越冬期后,基本上不进食,运动也很少。

5. 快速增长

鲢鱼生长快,性成熟年龄比草鱼早1~2年。 其成熟个体也较小。 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即可达到成熟,其产卵期与草鱼相似。 每年4月至5月产卵。 卵漂浮,产卵期与草鱼相似。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若饵料充足,当年鱼可长至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公斤。 在天然河流中,它的重量可达30至40公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