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酸浆豆腐:传统古老酸浆目,纯正洁白,原生态

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孙大恩酸浆豆腐研究所,邹平酸浆豆腐第七代传承人孙怀兵向记者展示了传统手工制作工艺。

酸浆豆腐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料、泡豆、研磨、杀青消泡、去袋渣、煮浆、点浆、二次加热、压制成型等八道基本工序。 孙怀兵在现场想要演示的正是这整个过程。 传统豆腐制作中,石磨是必不可少的。 孙怀兵拿出提前泡好的豆子,开始清理磨盘。 金黄的豆子即将开始从豆子到豆腐的转变过程。 “这个大概有5公斤左右的黄豆,已经泡了6个小时了。今天我们用的是水磨机,是纯手工的,磨豆腐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孙怀兵一边做准备,一边向大家介绍道。 一个人加黄豆,三个人负责推磨机。 你推我拉,四个人齐心协力,豆浆就顺着石磨机流了下来。

磨工中有一位78岁的老人,也是一位地道的工匠。 看起来很轻松,让在场的记者都忍不住跃跃欲试。 上手后才发现,要么力度控制不好,要么配合协调不顺利。 示范基地前放置的石磨每台重约130公斤,两台石磨重约260公斤。 所以,做豆腐不仅是一件费力的活,而且是一件费力的活。

研磨完成后,消除泡沫,将炉渣从挂袋中清除。 将豆浆放入大锅中,开始烧柴煮浆。 接下来的制浆步骤,也是考验技艺的时候了。 “制作酸浆的火候一定要有序,需要根据酸浆的酸度、豆浆的温度、季节变化对酸浆的影响、制作酸浆的次数来控制。利用从酸浆中获得的优势筛选豆腐酸浆,乳酸菌直接发酵豆浆,制成豆腐。” 在点牛奶的过程中,孙怀兵时刻关注着锅里豆浆的变化,还不忘向记者讲解。 之后还要经过二次加热、压制等步骤,才能真正成功制作出酸浆豆腐

这里点浆糊的时候用的酸浆,和用面粉做馒头类似,做一次豆腐,就剩下酸浆了。 据介绍,全程使用当地甘甜的山泉水来煮豆腐。 蒸煮过程中产生的浆水被放置在一个特殊的罐子中,由于其自​​身的乳酸菌发酵而变酸,这种细菌被称为“酸浆”。 用浆糊做豆腐。 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就叫“酸浆豆腐”。 一旦你做了豆腐,你就会保留酸浆,并将其回收并传承至今。

酸浆豆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元朝时期,邹平老孙头错误地将酸豆浆混入新磨的豆浆中,制成酸浆豆腐。 他发现这种豆腐比卤水豆腐、石膏豆腐更有豆香味。 无需花钱购买盐卤和石膏,因此在当地流行起来。 1997年,老孙家酸浆豆腐店的继承人孙殿林改进了研磨工艺,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省了劳动力酸浆豆腐,可以常年生产。 也正是在这一年,现任传承人孙怀兵将邹平酸浆豆腐引进北京进行生产和销售。 2012年,邹平酸浆豆腐在第三届全国顾客满意度评比活动中荣获“全国顾客满意十佳品牌”称号。 2012年,“酸浆”、“酸浆品牌”、“邹平酸浆豆腐”商标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并统一标识。 2013年5月,邹平酸浆豆腐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3月,传承人孙怀兵带着邹平酸浆豆腐亮相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并被授予“全球安全食品展览会指定参展食品”。 2015年12月,邹平酸浆豆腐荣获山东省商务厅颁发的“齐鲁名优食品”称号。 即使获得了各种荣誉,孙怀兵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先后成立了“山东省邹平豆腐文化协会”,注册了“孙大恩酸浆豆腐”,并相继开发和拓展了酸浆豆腐系列产品,包括:煮豆浆、油皮; 熟豆腐制品 脑、三鲜豆腐脑、酸浆饮; 压制成型品豆腐、五香豆腐、滑豆腐、豆腐、豆腐球、豆腐叶、豆腐饺; 薄豆腐皮、素肠、素鸡、五香干、五香豆皮、熏油皮等出厂产品…

2021年,与小米生态链企业米仓(山东)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山东顺达恩酸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为顺丹酸浆豆腐及休闲豆制品。 公司继承和发扬了邹平酸浆豆腐的文化底蕴和知识产权,与北京联合大学乔志红博士团队共同研发酸浆豆腐标准化生产参数和先进工艺,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酸浆豆腐规模化生产。 同时,公司融合了小米集团生态链的经营思维,将小米生态链的品牌赋能、包装设计、用户定位、渠道赋能、资本赋能等引入公司,打造新的品牌。国内热门产品。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酸浆豆腐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孙怀兵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上。 记者采访期间,偶然见到了正在孙大恩酸浆豆腐培训中心学习、实习的学生。 正是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一代又一代酸浆豆腐后人努力传承至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和技术特点。 如今,邹平酸浆豆腐研究所是技艺传承和保护的实践主体。 这种积极、开放的传承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做好非基因学习研究的同时,要把它融入助力乡村振兴,搞好乡村商品和乡村旅游互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造福群众。”孙怀兵说。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