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又名“松鼠桂鱼”(图78),是苏州地方传统名菜。 炸好的桂鱼上桌,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就开始“吱吱”叫,因形似松鼠而得名。 此菜做好后,形如松鼠,外酥内嫩,色泽橙黄,酸甜可口,有松红香气。 据说,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就有“松鼠鱼”了。 这种松鼠鱼不是用桂鱼做的,而是用鲤鱼做的。 乾隆皇帝品尝后,称赞其美味。 后来,这道菜逐渐发展成为用桂鱼制作的“松鼠桂鱼”。 图78松鼠鳜鱼(本文207字)阅读全文>>
权威来源:《历史文化名城乡镇系列.苏州》
相关文献
乾隆皇帝与松鼠鳜鱼
食品与健康
苏州不仅以其古老的园林而闻名,还有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美食。 松鹤楼的松鼠桂鱼就是其中之一。 松鼠桂鱼的名气只能追溯到乾隆皇帝松鹤楼之乱。 乾隆南巡时,一日微服私访苏州。 时值阳春三月,粉柳红柳,鸟语花香,人们纷纷踏青郊游。 城内外游客众多。 乾隆与百姓看了几处春景后,又累又饿。 当他看到观前街上有一家松鹤楼饭店时,他就走了进去。 恰巧松鹤楼的老板那天正在给母亲过生日,里里外外都忙得不可开交。 乾隆坐下良久,漫不经心地说:挑好吃的就行了。 “侍者心想,看你这个样子,还想好好吃饭,你付得起钱吗?于是挑了一些便宜的小菜端上来。乾隆见清汤水份少了,咸淡无味,他问道:“贵吗? 店里没有更好的菜了吗?” 服务员不耐烦了,说:没有。” 这时,乾隆突然看到厨房里走出一个侍者,端着一大盘香喷喷、色泽鲜艳的松鼠桂鱼。 乾隆指着那条桂鱼,让侍者端过来。 服务员傲慢地说:“松鼠桂鱼,你吃得起吗?” 乾隆一听大怒,声音惊动了店主。 他赶紧……(本文共1页)阅读全文>>
权威来源:《食品与健康》
松鼠和鳜鱼的轶事
中国保健营养
“松鼠鳜鱼”是苏州松鹤楼的一道名菜。 是苏州菜的代表。 选用重500克的桂鱼。 清洗干净后,用刀在鱼背上刻出花纹。 将其放入锅中油炸,然后与调味料一起烘烤。 将调好的辅汁倒入即可。 松鼠桂鱼造型独特。 油炸后,鱼背上的花纹变得松散,像松鼠毛一样竖起来。 松鼠桂鱼不仅好看,而且味道也不错。 其肉质细嫩、鲜脆、香气浓郁。 由于腌料的缘故,上桌时还会发出吱吱的声音。 有人形象地形容它“头翘,尾翘,颜色像松鼠,形状滑稽,挂上卤汁就吱吱叫”。 松鼠桂鱼不仅是苏菜中的珍品。 其历史也是苏菜中最古老的。 这还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春秋末期的吴国是东南地区的一个大国。 吴王王位的继承原则是岳父。 儿子死后,弟弟继位。 到了公子光,按照规定,他的叔父徐梅应该将皇位传给他,但徐梅却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廖。 公子光为人正义,并不关心皇位。 他别无选择,只能这么做。 他的表弟吴王辽王残暴无耻,举国皆恨。 光公子见状,决定除掉辽王,自立为王,拯救吴国。 光亲王和大……(本文共1页)阅读全文>>
权威来源:《中国健康营养》
春节家宴菜肴:松鼠鳜鱼
健康诊所
年夜饭桌上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本期介绍江南名菜“松鼠鳜鱼”。 是江苏菜的代表作。 它不仅色彩缤纷、香气扑鼻,而且味道鲜美、触手可及。 最有趣的是刚炸好的松鼠形状的桂鱼。 把它放在桌子上,趁热把腌料倒在鱼上。 它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就像松鼠快乐地叽叽喳喳一样。 外脆内嫩,酸甜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 原料:桂鱼200克,料酒20克,松子10克,胡椒粉少许,番茄酱10克,植物油500克,湿淀粉40克,盐、糖适量,醋15克。 制作过程 1、鳜鱼去鳞、鳃、鳍、内脏,去掉头上的皮衣,洗净,剪下鱼头松鼠桂鱼图片,摊开,拍平。 用刀把鱼背上的骨头切掉(不要切鱼肚),在尾部留下一段脊椎。 鳜鱼去骨后,带皮的一面朝下摊开,用斜刀切成条,刀深至肉的4/5,不要切破鱼皮,在尾部开一个口,将尾巴从刀口中拉出。 2、在鱼身上撒上盐、胡椒粉、料酒、湿淀粉(少许),抹匀。 3、炒锅烧热,热后倒入植物油,将油加热至70%,将鳜鱼沾少许盐…(本文有1页)阅读全文>>
权威来源:《健康医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