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牛肉面馆(牛肉面馆照片)

邓毓博网络牛肉面馆走红的创业故事

“是否能够发明一种口味地道、安全健康、操作简单的牛肉面,让全国各地的人不来兰州,也能吃到一碗正宗的牛肉拉面?”为了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邓毓博、熊永平两人联合另外一名博士生与两名硕士生分别辞去了他们此前所从事的工作,于2013年9月开始筹备开设“网络牛肉面馆”。

邓毓博知道,要做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首先要保证肉汤和辣椒油的品质。为此该团队找到了一位兰州本地从事牛肉面行业30余年的老师傅,多次上门拜访取经,从老师傅那里学到牛肉面汤和辣椒油的独特配方以及关键技艺后,博士团队在甘肃平凉一家加工厂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了工业化生产兰州牛肉拉面的全部核心技术,并申请到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网络牛肉面馆”将原汤熬好后,用真空灌装至马口铁罐头内并采取高温高压杀菌方式保存;而拉面则采用低温晾干的方式处理,这样一来,实现了产品在零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能保质一年的出色效果。

“网络牛肉面馆”一经推出,销售量飙升。对于博士团队的转行,他们的家里人起初均不能理解,但通过他们一再的解释:只是想更广泛的传播讲述兰州牛肉拉面正宗的故事这份执着的精神,同时缓解异地食客的乡愁,也就逐渐理解了他们。

网络牛肉面馆发明经历:

款原汤型兰州牛肉拉面的创始人邓毓博,是兰州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计算机专业博士后,曾在兰州大学信息学院任教。邓毓博告诉记者,他的“牛大坊兰州牛肉拉面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有5人,其中有2个硕士,1个博士,2个为博士后。

在一次闲聊时,团队成员熊永平无意中说出自己在兰州旅游时,曾有一次连吃两碗牛肉面的经历。熊永平说,兰州街头的牛肉面好吃,口感朴实,能不能发明一种口味地道、安全健康、操作简单的牛肉面,让全国各地的人随时随地都能吃上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几个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2013年9月,团队开始着手调研。

作为土生土长的兰州人,邓毓博知道,要做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首先要保证肉汤和辣椒油的品质。邓毓博团队找到了一位兰州本地从事牛肉面行业30余年的老师傅,多次上门拜访取经。起初,老师傅不能理解,觉得网上销售牛肉面不现实……

经过邓毓博他们的再三请求,老师傅答应帮忙试试。“老师傅觉得能让全国各地的人吃到地道的兰州牛肉面,总归是好事。”从老师傅那里学到牛肉面汤和辣椒油的独特配方以及关键技艺后,他们开始了反复试验。

“煮牛肉汤要用大锅,我们买了好几口大锅,一次买20多斤牛肉熬汤。每一次煮完汤后冰箱里就塞满了熟牛肉,我们几个经常拿着熟牛肉四处送人……”90多天的时间里,邓毓博和几个伙伴几乎天天喝牛肉汤,为的就是调出味道正宗的牛肉汤。

除了汤,面也是重要因素。为了能找到口感好、适宜长途运输的面条,邓毓博团队将超市、农贸市尝淘宝网上适合的面条全都买了回来,逐个试吃。“要找到合适的面条,还真是要费些工夫。我们吃了近5个月的面条,挂面、湿面、真空冻干面、烘干面等全都吃过来了……”邓毓博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8个月的反复试验,一款零添加防腐剂,保质期一年的“网络版牛肉面”问世了:熬好的牛肉汤高温高压杀菌后,真空灌装至易拉罐。拉面采用了以低温晾干方式处理的皋兰和尚头手工面。香菜、蒜苗也经过真空冻干处理……

为了让这款网络版的兰州牛肉面原汤更加地道,邓毓博邀请了近500名兰州本地人和200余名外地人,进行了试吃。“试吃后,大家都比较认可。”邓毓博说。

“今年10月,我连续加班10天,特地准备了200多个牛肉面礼盒,在我表弟的婚礼上,送给每位来宾。”邓毓博的推广创意没有白费,客人们对这个礼盒好评不断,有的宾客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尽管当时还没有开始销售,但已有不少人打听在哪里有售,希望购买一些送给外地的亲朋。

目前,这款原汤型兰州牛肉拉面除了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几个不包邮的省份没有订单外,其他省份均有人购买。火爆的销售情况,让邓毓博始料未及。“我们最初只准备了5000份产品,准备一至两个月消化掉……现货销售一空后,我们只能进行预售。”12月20日,第二批预售的3000份牛肉面开始陆续发货。

12月20日,当记者见到邓毓博时,他正和几个朋友在办公室忙碌着。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他们几个人在快递箱里垫上气泡垫,并在箱子上贴上“易碎品”标示。

“没想到在南方现在也能吃到这么地道的兰州拉面了,牛肉块够大,汤汁鲜爽,辣味纯正,总之赞赞赞!”“确实跟兰州本地的牛肉面很接近了,吃完一份过不过瘾……”“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让我在家也能吃到地道的兰州牛肉面!”

上线销售以来,网络版兰州牛肉面收到不少好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包装箱纸质太薄,面条被压碎了”“醋包太满,收到时已被挤破”,邓毓博告诉记者,针对买家提出的问题,团队又进行调整,即将推出第二代“网络版牛肉面”。

“下一步,我们准备在兰州建生产车间,还会推出重口味牛肉汤。面条的种类也将更加齐全,如毛细、二细、韭叶、大宽等,以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在兰州牛肉面馆里能吃到的,网上也将应有尽有。”邓毓博说。

“我们的愿望是让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客人,随时随地都能吃到与在兰州街头一样的牛肉面。”邓毓博说。

襄阳牛肉面馆在印尼又开分店了,店主将父母请到首都雅加达来过年团聚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去年11月,一家湖北襄阳牛肉面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开业的视频经社交媒体发布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1月29日大年初一,该店老板黄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前不久他又增开了一家店,今年春节两家面馆都不打烊,他将襄阳老家的父母接到了雅加达,一起过年团聚。

黄先生带父母看舞狮表演(受访者供图)

黄先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工作了十多年。近两年,眼见身边的中餐馆越来越多,其他韩国烤肉店、日本拉面馆的生意也都不错,他平时总惦记着小时候爱吃的襄阳牛肉面,牛骨熬制的汤香加上筋道的面香,那种记忆深处的麻辣鲜香令人难忘,“在国外生活的襄阳人,最想念的就是这口面。”

去年十月,黄先生回国与家族从事餐饮行业,并有襄阳牛肉面从业经验的亲戚聊起海外餐饮,聊到襄阳牛肉面在印尼尚未落地的情况,两人当即决定把襄阳牛肉面带到印尼。从租店面到买设备、雇人、开业,前后差不多一个月就开起了第一家襄阳牛肉面馆,为了保证口感,他的面和香料等食材都是从襄阳走海运发到印尼,路上最快也要二三周。“卖27元一碗,目前只能微利经营。”他说。

黄先生的店铺位于雅加达兰花园二期HublifeMall商场二楼。第一家于去年11月9日开业。去年11月底,黄先生在MOI商圈又增开了一家襄阳牛肉面馆。

黄先生开了第二家店(图源:当事人社交账号)

“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在做好这两家店的基础上,再增开第三家店,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扩大店面,开更多的分店,传递更多的家乡美食文化和情感。”黄先生说,印尼华人有两三千万,是东南亚华人最多的地方,最早郑和下西洋,后来几次下南洋,都有挺多华人来印尼。因为许多中国人都回国过年了,所以春节面馆的生意比平时要差一些。他也曾回湖北襄阳老家过年,传统乡下过年拜年都很热闹!

“昨天我和父母以及餐馆的师傅,大家十多人一起吃了团年饭,还观看了央视春晚。今天大年初一,带父母去逛了街。”黄先生给记者发来了团年饭的照片,满满一大桌菜多达20个菜品,十分丰盛。他说,其中腊肉和香肠等家乡味道都是父母特地从襄阳带过来的。

黄先生吃的团年饭(图源:当事人社交账号)

因为要忙着两个店的生意,黄先生表示,其实春节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全家人能够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就很好!”他说。

据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发布的报告,当地时间1月28日21时53分,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帕里吉莫乌通县东南42公里处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91公里。

“这是在另外一个岛上。”黄先生说,因为隔得很远,又是发生在深夜时分,他们并没有关注到此事,谢谢记者和国内朋友们的关心。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意外爆火的襄阳牛肉面馆

来源:【襄阳日报】

市民、游客在张家牛肉面馆吃面

□全媒体记者张嫚 见习记者李潇凝 文/摄

襄阳牛肉面是襄阳人心中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可谓“一顿不吃想得慌”。而对于来襄阳旅游的外地游客,襄阳牛肉面是必须品尝的“顶流”美食。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襄阳多家面馆门前排起长队,其中,樊城区幸福路张家牛肉面馆生意格外火爆,凌晨依然有人排队,只为品尝一份“乌啦啦同款”面条。

当“网红流量”遇到襄阳牛肉面,会卷起怎样的风云?

网红探店

2022年10月,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特别乌啦啦”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视频里,“特别乌啦啦”在位于樊城区幸福路的张家牛肉面馆,品尝了牛肉面和牛杂面。

“这面条看着真无敌。”“好吃!量也足!真香!”……“特别乌啦啦”大口吃面配合生动的点评,激起观众的无限食欲。大家纷纷留言,要来襄阳品尝牛肉面。

视频发出后,开在角落十几年的张家牛肉面馆瞬间成了“网红打卡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去品尝襄阳牛肉面。“乌啦啦同款”襄阳牛肉面成了热门话题,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均有网友分享自己的打卡体验。

5月15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该面馆,有不少食客在此吃面。“我们是南阳镇平的,之前在网上看到‘特别乌啦啦’的视频,特意过来尝一下。”游客王先生说。

还有“二百者也”,他同样是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他去年11月发布了在樊城一桥头龚老三牛肉面庄吃豪华牛肉面的视频,也引得一众粉丝前来打卡。

带火面馆

张家牛肉面馆位于幸福路旁的一个角落,位置并不显眼。成为“网红面馆”前,这里的生意时好时坏,来吃饭的大多是一些熟客。

面馆老板张建新介绍,自从“特别乌啦啦”来打卡后,面馆的生意和之前相比好了许多:“‘五一’假期有几天,面馆24小时排队,外地游客比较多,有人直接说要一份‘乌啦啦同款’。”

其实,“特别乌啦啦”是谁,年近六十、很少玩手机的张建新并不清楚。“他来的时候,我们不在店里,是员工招待的,后来视频发出来,女儿给我看,我才晓得。”张建新说。

龚老三牛肉面庄的老板龚捷迅是一名“90后”,他本身就是“二百者也”的粉丝。“他是中午12点多来的,我晚上在上班,所以错过了。”龚捷迅说,“他拍的视频我都看过,相信我的面条不会让他失望。”

两位面馆老板话语真切,表示非常感谢这两位网红:“我们不认识人家,但他们发的视频让我们的生意变好了,非常感谢他们。”

张建新激动地说:“如果有机会能见到‘特别乌啦啦’,我不仅要请他再吃襄阳牛肉面,还要带他去品尝更多襄阳美食,欣赏襄阳的好山好水,让他感受到襄阳人民的热情。”

抓住机遇

如今网红经济如火如荼,“网红面馆”也想抓住机遇“长红”下去。面对如何“长红”,两位面馆老板的答案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

“做好自己的味道”是两位老板共同的答案。

“味道是一家面馆之本,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味道,我父亲已经70多岁了,还每天亲自熬牛油,作为儿子不能把他的手艺丢了,我想把这种味道传承下去。”龚捷迅说。

在保证味道的前提下,张建新准备把面馆装修升级一下,给顾客提供更加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同时还酝酿推出无限续面活动,带给食客新鲜感。

不同的是,龚捷迅想多学习一些新媒体运营知识,以更好地推广襄阳牛肉面。

记者手记:

想要“长红” 苦练内功

襄阳牛肉面已是本土网红,自带流量。而网红经济蕴藏巨大潜力,其发展、成熟必然会带动社会消费和经济发展。

这些被网红带火的面馆,借助流量在竞争激烈的“面馆江湖”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如何站稳脚跟“长红”下去,还需苦练内功,坚持本味和服务才是保持生命力的制胜法宝。

(全媒体记者张嫚 见习记者李潇凝)

《襄阳晚报》(2024年5月17日5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黄金丽)

本文来自【襄阳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OK,关于网络牛肉面馆(牛肉面馆照片)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陌颜幽梦

哇,照片看着真香!🤤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山暮雪

这碗牛肉面是不是特别劲道?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到你身边

我每次都想吃牛肉面的时候就去网点点了,太方便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不知道口味怎么样,感觉价格都不错。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老板做面条的手艺怎么样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新颖啊,是什么平台上的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旁边那块牛肉看着超嫩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我每次去吃外卖都是饿得慌的时候想吃点热腾腾的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这碗面条配菜很多吧?喜欢吃辣的那位一定能满足了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真希望有这么个牛肉面馆离我家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网上的评价怎么样呢?分享一下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看到照片我就被吸引住了,肚子都饿了,哈哈哈😂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爱放弃

感觉很多人都喜欢这家店的牛肉面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最近想尝试一些不一样的牛肉面,这个店挺不错的呀!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这家网点在哪个区域啊?今度行我去尝尝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希望他们家的分量很大,吃得饱实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要是能看到视频就更好了,体验感会更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扎心

看看能不能点餐外卖?我很想试试这家牛肉面的味道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这碗面看起来应该很营养丰富吧?是新鲜的食材做的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花巷陌

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酱料或者香菜的味道啊? 😋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